在宁静的夜晚,本应是孩子甜甜入睡、家人安心休憩的时刻,然而,有些家长却被小儿夜啼弄得疲惫不堪。孩子夜间哭闹不止,不仅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也让家长们焦虑万分。其实,中医推拿这一传统疗法,或许能为解决小儿夜啼难题提供有效帮助。
一、小儿夜啼的表现与危害
小儿夜啼,通常是指婴幼儿在夜间睡眠时不明原因地频繁哭闹、烦躁不安,甚至通宵达旦,白天则表现正常或症状较轻。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出生后1-2个月的婴儿,且男孩多于女孩。长期夜啼对孩子和家长都有不良影响。对孩子而言,睡眠不足会干扰其正常的生长激素分泌,阻碍身体和大脑的发育。从中医角度来看,夜间本是阴气盛、阳气潜藏之时,小儿夜啼会扰乱阴阳平衡,影响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对家长来说,长期被孩子夜啼困扰,容易导致精神疲惫、焦虑,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二、引发小儿夜啼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因素
1.饥饿或过饱:婴儿的胃容量较小,消化速度快,如果喂养间隔时间过长,宝宝可能会因饥饿而哭闹。反之,喂养过量又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同样会导致孩子夜啼。
2.尿布潮湿:宝宝皮肤娇嫩,尿布长时间潮湿会让他们感到不适,进而哭闹不止,提醒家长需要及时更换尿布。
3.环境不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线过强、噪音过大等,都可能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引发夜啼。
(二)病理因素
1.脾胃不和: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若喂养不当,如过食生冷、油腻食物,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出现积食、腹胀、腹痛等症状,影响夜间睡眠。从中医五行理论来讲,脾胃属土,土气不和则易扰乱其他脏腑的气机,进而引发夜啼。
2.心经积热:小儿为纯阳之体,若乳母过食辛辣、温热食物,或宝宝感受外邪化热,都可能导致心经积热。心主神明,热扰心神,宝宝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夜啼等症状。
3.惊恐伤神: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突然的巨响、陌生人的接触等强烈刺激,都可能使其受到惊吓,导致夜啼。受惊后,宝宝往往在梦中惊醒哭闹,伴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表现。
三、中医推拿应对小儿夜啼的原理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系统就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络,连接着各个脏腑和组织。通过推拿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小儿夜啼,推拿主要是针对引起夜啼的病因,调理脾胃、清心泻火、安神定志。例如,按摩脾胃经上的穴位,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因脾胃不和导致的夜啼;按摩心经穴位,能够清除心经积热,使心神安宁;按摩具有安神作用的穴位,则有助于缓解宝宝受惊后的紧张情绪,使其恢复正常睡眠。
四、具体推拿手法详解
(一)清补脾经
1.位置: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2.操作方法:将宝宝拇指屈曲,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脾经;由指根推向指尖,称清脾经;来回推称清补脾经。一般操作100-300次。
3.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常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积食、食欲不振等引起的夜啼。
(二)清大肠经
1.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2.操作方法:从虎口推向食指尖,称清大肠经,操作100-300次。
3.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可缓解因肠道积滞、湿热引起的腹胀、腹痛、夜啼等症状。
(三)揉板门
1.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2.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称揉板门,操作100-300次。
3.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小儿食积、呕吐、腹胀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可改善因脾胃问题导致的夜啼。
(四)清天河水
1.位置:前臂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2.操作方法: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称清天河水,操作100-300次。
3.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常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烦躁不安、夜啼等心经有热的症状。
(五)揉小天心
1.位置: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2.操作方法:用中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操作100-150次。
3.作用:清热,镇惊,利尿,明目,可缓解小儿因受惊、心经积热引起的夜啼、惊惕不安等症状。
(六)捣小天心
1.位置:同揉小天心位置。
2.操作方法:用中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操作30-50次。
3.作用:主要用于镇惊安神,对小儿因惊吓导致的夜啼效果显著。
(七)按揉百会穴
1.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2.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揉,操作30-50次。
3.作用:升阳举陷,醒脑安神,可调节小儿的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睡眠,缓解夜啼。
(八)捏脊
1.位置:后背脊柱两侧。
2.操作方法: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两旁,称捏脊,一般操作3-5遍。
3.作用:调节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增强小儿体质,对小儿夜啼及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在进行中医推拿时,要注意手法的轻重、频率和时间。手法要轻柔、均匀,避免损伤宝宝娇嫩的皮肤和组织。一般来说,每次推拿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每天1-2次,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连续进行3-7天。如果夜啼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中医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小儿夜啼的解决提供了一种自然疗法。家长们不妨学习这些推拿手法,在日常生活中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让宝宝和家人都能拥有宁静、甜美的夜晚。
(高莉娟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康复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