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宝住进NICU,家长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2025-04-12 14: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宝宝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这对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挑战。面对宝宝的病情和陌生的医疗环境,家长们很容易感到焦虑、无助甚至抑郁。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的心理状态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宝宝的康复过程。以下是一些帮助家长做好心理调适的建议。

一、了解宝宝的病情和护理环境
① 主动学习:宝宝住进NICU,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手足无措。这时候,主动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该主动向医护人员了解宝宝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情况。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家长减少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医护人员通常会提供一些宣传手册,介绍早产儿或患病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常见问题。早产儿皮肤褶皱多、皮下脂肪薄,手脚有时发蓝可能需要保暖等。这些知识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宝宝的状况,还能让家长在和医护人员沟通时更有针对性。
② 参观病房:条件允许,家长可以申请参观NICU病房,了解病房内的设备和护理流程。通过亲眼看到宝宝的护理环境,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在参观过程中,家长可以注意观察医护人员是如何照顾宝宝的,如何喂奶、如何换尿布、如何监测生命体征等。这些细节可以帮助家长在宝宝出院后更好地照顾宝宝。
二、参与宝宝的护理过程
① 家庭参与式护理:现在很多医院都推行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允许家长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宝宝的部分护理工作,比如抱抱宝宝、喂奶、换尿布等。这种参与可以增强家长的育儿技能,还能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在宝宝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减轻焦虑情绪。有些医院会安排家长在特定的时间进入NICU,和医护人员一起照顾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学习如何正确抱宝宝、如何喂奶、如何观察宝宝的生命体征等。

② 母婴过渡室:一些医院设有母婴过渡室,家长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来医院,进入病区前更换衣帽、换鞋、戴口罩、手消毒,然后在专职护士的陪同下,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包括基础护理、喂养、洗浴等。这种过渡式的护理方式可以帮助家长逐步适应照顾宝宝的节奏,减少焦虑感。
三、寻求心理支持
① 与医护人员沟通:医护人员是家长的重要支持者。家长可以随时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困惑,医护人员会根据家长的情绪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建议。,家长可以和护士聊聊自己对宝宝病情的担忧,护士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专业的建议和安慰。
② 参加家长座谈会:医院会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邀请情况相似的家庭一起交流。在这样的场合中,家长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互相鼓励,减少孤独感。有些医院每个月会组织一次家长座谈会,家长们可以分享自己照顾宝宝的心得,互相学习,互相支持。
四、自我心理调适
① 保持积极心态:尽管面对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宝宝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通过阅读育儿书籍、听音乐、做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家长可以在等待探视的时候,读一些关于早产儿护理的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增强自己的信心。

② 合理安排时间:家长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个人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散步、看电影等。家长可以在白天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照顾宝宝的压力。
五、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① 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在这个困难时期,家庭和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倾诉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帮助和理解。家长可以和家人一起分担照顾宝宝的责任,让家人帮忙做一些家务,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宝宝。
② 加入支持小组:现在有很多针对早产儿或患病新生儿家长的支持小组,这些小组会定期组织活动,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育儿指导。加入这样的小组,可以让家长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有些社区会组织早产儿家长支持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分享育儿经验,提供心理支持。

六、出院后的心理调适
① 做好出院准备:在宝宝出院前,家长要提前做好准备,包括了解出院后的护理知识、准备好必要的护理用品等。医护人员会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家长要认真听取并做好记录。医护人员会告诉家长出院后如何监测宝宝的生命体征、如何喂养宝宝、如何预防感染等。

② 继续心理支持:即使宝宝出院了,家长的心理调适也不能停止。家长可能还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宝宝的后续治疗、家庭护理等。这时候,家长可以继续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也可以加入一些出院后的家长支持小组。有些医院会定期回访出院后的早产儿家庭,提供后续的心理支持和护理指导。

七、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① 焦虑:焦虑是NICU家长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家长们可能会担心宝宝的病情、治疗效果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不安。应对焦虑的方法包括:深呼吸、分散注意力、与他人交流。
② 抑郁:抑郁也是NICU家长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家长们可能会长时间的照顾压力、睡眠不足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而感到情绪低落。应对抑郁的方法包括:保持积极心态、适当运动、寻求专业帮助。
八、家长的心理调适案例分享
① 小明的妈妈:小明是一个早产儿,住进了NICU。小明的妈妈一开始非常焦虑,每次探视都忍不住哭。医护人员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安排她参观了NICU,详细介绍了宝宝的病情和护理流程。小明的妈妈还参加了家长座谈会,和其他家长分享经验,逐渐减轻了焦虑情绪。她开始主动学习护理知识,参与宝宝的部分护理工作,慢慢地适应了这种新的生活状态。
② 小红的爸爸:小红因为新生儿黄疸住进了NICU。小红的爸爸一开始很无助,不知道如何照顾宝宝。他开始主动向医护人员学习,了解黄疸的护理知识。他还加入了早产儿家长支持小组,定期参加活动,和其他家长交流经验。通过这些努力,小红的爸爸逐渐掌握了护理技能,也减轻了心理压力。
九、家长的心理调适小贴士
①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压力。在晚上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泡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帮助自己放松。
② 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放松方法来缓解压力,深呼吸、冥想、瑜伽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③ 积极面对问题:遇到问题不要逃避,积极面对并寻求解决方案。对宝宝的病情有疑问,及时向医护人员咨询,而不是自己胡思乱想。
④ 保持乐观心态:相信宝宝会逐渐康复,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宝宝的康复也有积极的影响。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成功案例,增强自己的信心。
十、总结
宝宝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对家长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心理考验,但通过主动了解病情、积极参与护理、寻求专业心理支持、保持良好心态并善用社会支持系统,家长不仅能更好地应对这一特殊时期的挑战,还能为宝宝的康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心理调适不仅关乎自身健康,更直接影响着宝宝的康复进程,因此要重视心理建设,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请相信,在医护人员的专业照护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宝宝定能渡过难关,而这段经历也将成为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重要见证。让我们怀抱希望,静待花开,迎接宝宝健康出院的美好时刻。

(侯巧 上蔡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