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女性子宫内膜的一种上皮恶性肿瘤,又称宫体癌。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多见于绝经前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 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20%~30%。
子宫内膜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内膜癌发病已跃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二、这位“红颜杀手”的目标人群都有谁?
1. 年龄大于45岁;
2. 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症);
3. 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
4. 多囊卵巢综合征;
5. 功能性卵巢肿瘤(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
6. 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
7. 初潮早(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晚(绝经年龄大于55岁);
8. 不孕;
9. 肿瘤家族史。
三、子宫内膜癌典型症状:
1.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这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症状也是最为明显,一般有少量或中等出血。不少女性容易忽视,认为这是月经血,是月经不调所导致的。此外,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癌表现还包括持续或间断性出血,部分有少量血性分泌物。
2.阴道排液:早期表现为少量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晚期可发生局部感染,伴随异味,排出脓血样液体。
3.下腹部疼痛:癌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刺激子宫收缩,还会导致下腹出现一阵阵的疼痛。
4.腹部出现块状异物,偶尔触碰时有疼痛感。长期的消耗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消瘦。发热等症状。
四、确诊子宫内膜癌后该如何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癌变累及范围及组织学类型选用和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
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手术-病例分期的结果及存在的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
晚期,在采取药物、化疗、手术综合性治疗时,应根据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判断选择。病情严重或不适合手术或化疗的患者,建议保守治疗,尽力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
五、如何筛查子宫内膜癌?
1.重视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异常,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
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且得到规范化的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女性若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经期延长、阴道排液、下腹疼痛等不适,需及时就医。
对于已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也不必谈“癌”色变,经过积极治疗和密切随访,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自身免疫力,都可以改善预后。
(李媛媛 睢县人民医院 妇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