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别让“红颜杀手”盯上你——宫颈癌防治全攻略

2025-05-08 09: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每一位女性而言,健康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底色。它支撑着我们追逐梦想、经营家庭、享受生活的每一刻。然而,有一种疾病却如暗流般悄然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它就是被称为“红颜杀手”的宫颈癌。

一、认识宫颈癌:从“隐形杀手”到“可防可控”

宫颈癌是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一种名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密切相关。HPV病毒家族庞大,其中高危型(如HPV16、18型)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元凶。但感染HPV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宫颈癌,大多数感染可在1—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只有长期、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才可能逐步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最终演变为癌症。

二、预防先行:筑起三道健康防线

1、接种HPV疫苗:最有效的“护身符”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市面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分别覆盖不同数量的HPV型别。九价疫苗可预防约90%的宫颈癌,但无论接种哪种疫苗,都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是关键

免疫系统是清除HPV的“主力军”。以下习惯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坚果);

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戒烟限酒:吸烟会削弱免疫功能,增加HPV感染风险。

3、避免高危行为:减少感染机会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降低HPV传播风险,但无法完全避免;

固定性伴侣:多个性伴侣会显著增加感染概率;

注意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物品。

三、筛查利器:定期检查,不漏“蛛丝马迹”

1、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检测是否有异常变化。这是发现癌前病变的核心手段。

2、HPV检测

直接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与TCT联合使用可提高准确性。

筛查频率建议:

25—65岁女性:每3—5年进行一次TCT+HPV联合筛查;

65岁以上女性:若既往筛查结果正常,可停止筛查;

特殊情况(如免疫缺陷、HPV持续感染):需遵医嘱缩短筛查间隔。

四、治疗原则:早干预,个性化方案

1、癌前病变(CIN1—3级)

CIN1级:多数可自行消退,定期随访即可;

CIN2—3级:需通过宫颈锥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切除病变组织,保留生育功能。

2、早期宫颈癌(IA—IIA期)

以手术为主,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选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保留卵巢的手术。

3、中晚期宫颈癌

需综合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部分患者仍可获得长期生存。

治疗核心原则:

发现越早,治愈率越高(早期宫颈癌5年生存率超90%);

治疗需个体化,听从专业医生建议;

治疗后仍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风险。

五、心理支持:科学认知,从容应对

面对宫颈癌或其风险,焦虑和恐惧在所难免。但请记住:

1、宫颈癌是可预防的:通过疫苗和筛查,风险已大幅降低;

2、早期发现不可怕: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远好于晚期;

3、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人、朋友和医疗团队都是你的后盾。

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将这份攻略转化为实际行动。预防永远优于治疗。让我们携手,将“红颜杀手”拒之门外,拥抱更美好的人生!

(李会森 嵩县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