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腿上蚯蚓爬,大隐静脉曲张咋让你的美腿“破功”?

2023-11-17 08: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拥有一双笔直、修长且光滑的美腿,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大隐静脉曲张却可能让这个梦想破灭,让腿上出现像蚯蚓一样扭曲、扩张的静脉,严重影响腿部的美观,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一、什么是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是人体下肢的一条重要浅静脉,它负责收集下肢浅层的血液,并将其输送回心脏。大隐静脉曲张,简单来说,就是大隐静脉在静脉回流过程中出现了迂曲、扩张的病理改变。正常情况下,静脉内的瓣膜可以防止血液逆流,但当瓣膜功能受损或静脉壁薄弱时,血液就会在静脉内淤积,导致静脉压力升高,进而使静脉扩张、迂曲。

二、大隐静脉曲张的“元凶”

1. 先天性因素

部分患者大隐静脉瓣膜先天性发育不良,瓣膜结构比较薄弱,无法紧密闭合,血液就容易逆流,从而引起大隐静脉曲张。

 2. 妊娠

女性在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持续发育,子宫会逐渐增大,对大隐静脉产生压迫,影响静脉的回流,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大隐静脉曲张。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在妊娠结束后可自行恢复。

3. 久站久坐

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会使大隐静脉瓣膜承受的压力增高,瓣膜容易发生松弛,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增加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生风险。像教师、护士、司机等职业人群,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4. 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隐静脉壁的弹性会逐渐下降,静脉的回缩功能也会发生障碍,容易出现大隐静脉曲张。

5.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

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如搬运重物等,会使大隐静脉瓣膜受到的压力增加,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瓣膜功能会受损,从而引发大隐静脉曲张。

三、大隐静脉曲张的“破功”表现

1. 下肢外观改变

这是大隐静脉曲张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患者的大隐静脉会变得增粗、迂曲、扩张,凸出皮肤表面,就像一条条蚯蚓在腿上爬行。曲张静脉可因血流缓慢而合并感染,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球状扩张。

 2. 肿胀、疼痛

下肢会出现明显的乏力、酸胀、不适或胀痛,有时还伴有小腿肌肉抽搐。小腿均匀性肿胀,胫前可有指压性水肿。症状在午后、行走时加重,晨起、休息、抬高患肢可缓解,夏天高温季节症状发作更为频繁。

3. 皮肤营养性改变

皮肤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溃疡形成。如果合并踝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则可加速这些变化的出现。高度扩张的浅静脉易因轻度外伤或自行穿破而并发出血,且难以自行停止。

四、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非常重要,要避免久坐久站,避免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以减少静脉压力。适度锻炼下肢肌肉,如进行快走、慢跑等活动,可以促进肌肉收缩,进而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等。药物治疗方面,主要使用促进静脉回流的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消肿、止痛、改善静脉曲张等功效,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酸胀感,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压力治疗是通过穿戴医用压力弹力袜来实现的,医用弹力袜能够给下肢提供适当的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从而延缓静脉曲张的发展。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职业人群,建议每天在工作期间,尤其是站立期间,穿上医用弹力袜。

2. 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主要通过高位结扎加抽剥大隐静脉来实现,这种方法能够剥脱曲张的浅静脉,并消除病因,治疗效果明显,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腔内微波、射频、激光消融治疗等。这些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微创手术能够封闭大隐静脉的主干,剥脱或旋切分支静脉,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微创手术也存在术后复发的情况,因此术后仍需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五、预防大隐静脉曲张,让美腿常驻

1. 合理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下肢压力过大。多做伸腿屈腿、抬腿踢腿等腿部动作,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 饮食调整

保持饮食清淡,忌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牛羊肉及大豆制品,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改善组织的氧化,增加血液循环。

3. 避免久站久坐

如果因工作原因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应适时坐下来休息,或者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腿部,促进血液回流。

结语

大隐静脉曲张虽然不会对生命造成直接威胁,但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腿部的美观和健康。了解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才能让我们的美腿免受“破功”之苦。如果不幸患上了大隐静脉曲张,也不要惊慌,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恢复腿部健康。

(曹恒 信阳市中心医院 普通外科二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