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正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当胆囊结石发作时,患者往往会遭受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如同刀割一般,让人难以忍受。面对胆囊结石发作时的剧痛,除了及时就医外,还有哪些“江湖救急”的止痛妙招呢?
一、药物止痛:科学用药,缓解疼痛
在胆囊结石疼痛发作时,药物止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常用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这类药物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患者可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但需注意,过量服用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发胃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解痉药物在缓解胆囊结石疼痛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往往与胆囊平滑肌痉挛有关,而解痉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能够松弛胆囊平滑肌,缓解痉挛,从而减轻疼痛。不过,解痉药物可能会引起口干、视力模糊、心跳加快等副作用,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哌替啶等。这类药物止痛效果较强,但容易成瘾,且可能导致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滥用。
二、热敷止痛:温暖相伴,舒缓疼痛
热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缓解胆囊结石疼痛的方法。当胆囊结石发作时,患者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右上腹部,也就是胆囊所在的部位。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从而减轻疼痛感。
热敷的温度应适中,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每次热敷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5—30分钟,必要时可重复几次。在热敷过程中,患者可以配合深呼吸和放松练习,进一步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痛。
三、穴位按摩:传统智慧,缓解疼痛
中医的穴位按摩在缓解胆囊结石疼痛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期门穴位于右乳房下方,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胆囊结石疼痛时,患者可以用热毛巾热敷期门穴,然后用手指轻轻按摩,每次按摩3—5分钟,有助于缓解疼痛。
剑突下的胃脘部也是常用的按摩部位。患者可以用双手掌心相对,以剑突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这种按摩方式可以促进胆汁流动,缓解胆囊的痉挛和疼痛。
四、饮食调整:合理饮食,减轻负担
在胆囊结石疼痛发作期间,饮食调整对于缓解疼痛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辣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加重疼痛。
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水果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减轻胆囊的负担。同时,患者应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有助于稀释胆汁,减少结石的形成。
五、体位调整:舒适姿势,减轻压迫
胆囊结石疼痛发作时,患者应尽量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弯腰或用力压迫腹部。俯卧位是一种较为舒适的体位,它可以减轻腹部张力,缓解胆囊受压迫的程度,从而减轻疼痛。
患者也可以采用半卧位,将上半身抬高约30—45度,有助于减轻胆囊的压力,缓解疼痛。在休息时,患者可以使用柔软的枕头或靠垫,支撑身体,提高舒适度。
六、运动辅助:适度活动,促进胆汁排出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胆汁的排出,减轻胆囊的负担,从而缓解疼痛。在胆囊结石疼痛缓解后,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散步是一种轻松的运动方式,患者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后进行,每次散步20—30分钟。慢跑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瑜伽中的一些体式,如猫牛式、下犬式等,可以拉伸腹部肌肉,促进胆汁流动,缓解胆囊的疼痛。
不过,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七、及时就医:专业治疗,避免延误
虽然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胆囊结石的疼痛,但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等,确认胆结石的情况,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的胆囊结石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这些手术可以彻底去除结石和病变的胆囊,从而根治疼痛。
结语
胆囊结石疼痛发作时,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止痛、热敷止痛、穴位按摩、饮食调整、体位调整、运动辅助等方法进行“江湖救急”,缓解疼痛。但这些方法只是暂时的缓解措施,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专业的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和复发。
(曹恒 信阳市中心医院 普通外科二病区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