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025-02-13 14: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大家往往更关注老年人身体的疾病,像心脑血管病这类常见病症,却容易忽视心理健康对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影响。事实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心脑血管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病至关重要。

一、心理健康与心脑血管病的紧密关联

1.负面情绪引发心脑血管问题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中的老年人,身体会分泌一系列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的负担。就好比给心脏和血管这个“运输系统”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血管壁受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2.心理压力影响生活习惯

心理压力过大时,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要么难以入睡,要么睡眠浅、易醒。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还会使血压调节机制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而且,心理压力还可能让老年人失去对健康生活的兴趣,不愿意进行运动锻炼,饮食也变得不规律,喜欢吃高盐、高脂肪的食物,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进一步损害心脑血管健康。

3.积极心态助力心脑血管健康

相反,拥有积极乐观心态的老年人,身体会分泌一些有益的激素,如内啡肽等,这些激素具有镇痛、舒缓压力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积极的心态还能让老年人更愿意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

4.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1)孤独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交圈子逐渐缩小,子女可能不在身边,朋友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减少往来。这种孤独感会让老年人感到失落、无助,长期下去,容易引发抑郁等心理问题。

(2)焦虑情绪

很多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过度担忧,总是担心自己会生病,稍有不适就胡思乱想。此外,对经济状况、生活变化等方面的担忧也会让老年人产生焦虑情绪。

(3)失落感

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忙碌的工作状态转变为闲暇的退休生活,这种落差可能会让老年人感到自己失去了价值,产生失落感。

5.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

(1)培养兴趣爱好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摄影、园艺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老年人在忙碌中忘记烦恼,还能锻炼大脑,提高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学习绘画,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线条,这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2)加强社交互动

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如老年合唱团、舞蹈队、棋牌比赛等,结交更多的朋友。与朋友聊天、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可以让老年人感受到温暖和支持,缓解孤独感和焦虑情绪。此外,子女也应该多陪伴老人,经常回家看看,或者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老人保持联系。

6.学会情绪调节

当出现负面情绪时,老年人要学会正确调节。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也可以找信任的人倾诉自己的烦恼,将内心的压力释放出来。还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7.保持规律生活

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坚持运动3 - 5次。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安享幸福的晚年。

(王丽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二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