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别小瞧生活习惯,它是心衰康复的关键助力

2025-04-17 14: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力衰竭,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胆战心惊的病症,已然成为了众多患者健康道路上的“拦路虎”。一旦被心衰缠上,患者不仅身体备受折磨,生活质量也大幅下降。不过,在对抗心衰这场持久战中,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生活习惯。其实,良好的生活习惯堪称心衰康复的关键助力,发挥着药物治疗难以替代的作用。

一、认识心衰

在深入探讨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心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一刻不停地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然而,当各种原因,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损害了心脏的正常功能,使其无法有效地完成泵血工作时,心衰便悄然降临。心衰患者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二、不良生活习惯:心衰的“催化剂”

很多不良生活习惯都在不知不觉中加重了心脏的负担,成为了心衰病情恶化的“催化剂”。比如长期高盐饮食,这是很多人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引发水钠潴留,也就是身体里的水分排不出去,大量积聚。这就好比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心脏又压上了一块大石头,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才能把这些多余的水分泵出去,久而久之,心脏负担越来越重,心衰症状也会随之加重。据研究表明,高盐饮食的人群患心衰的风险比正常饮食人群高出30%。

长期熬夜同样是危害心脏健康的一大“杀手”。熬夜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脏就像一台高速运转却得不到休息的机器,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心肌结构和功能会逐渐发生改变,心脏的正常节律被打乱,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进而诱发或加重心衰。

过度饮酒也会对心脏造成极大的伤害。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毒害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长期酗酒还会引发酒精性心肌病,使心脏逐渐扩大,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临床数据显示,长期大量饮酒者患心衰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5 - 10倍。

三、良好生活习惯:心衰康复的“助推器”

1. 合理饮食: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是心衰患者康复的重要基础。减少盐的摄入,每天控制在3 - 5克,能够有效减轻水钠潴留,降低心脏负担。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能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功能,有助于心脏健康。同时,要注意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减轻心脏消化负担。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心衰患者至关重要。每天应保证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心脏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能够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心率,减少心脏的工作负荷。此外,适当的午休也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适度运动:很多人认为心衰患者应该多休息,不能运动,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但运动要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例如,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进行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运动3 - 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要注意监测心率和身体反应,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心慌、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4. 情绪管理:情绪对心脏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心衰患者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释放不良情绪。同时,家人和朋友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生活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心衰患者的康复进程。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可能成为推动心衰康复的强大动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生活习惯的力量,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心衰患者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孙孟华 安阳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