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手指麻木别大意,腕管综合征在 “作祟”

2024-08-27 18: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时会感觉手指麻木、刺痛,就像有无数小针在轻轻扎刺,或者仿佛戴了一层永远脱不掉的 “隐形手套”?如果这些情况频繁出现,那你可得提高警惕了,很可能是腕管综合征在背后 “捣鬼”。

腕管综合征,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实际上它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它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卡压,进而引起的一系列手部症状的疾病。腕管,位于我们手腕的掌侧,是一个由腕骨和腕横韧带共同围成的骨性纤维管道。正常情况下,这个管道为正中神经和屈肌腱等组织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然而,一旦某些因素导致腕管内的压力升高,正中神经就会受到挤压,腕管综合征也就随之而来。

腕管综合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手指麻木和刺痛。这种麻木和刺痛通常在夜间或清晨更为明显,有时甚至会把人从睡梦中疼醒。患者往往会感觉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桡侧半(靠近大拇指一侧)有麻木感,而小指一般不会受到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手部的感觉功能可能会逐渐减退,对冷热、疼痛等刺激的敏感度降低。不仅如此,手部的力量也会受到影响,抓握东西时变得无力,像扣扣子、拿筷子、拧瓶盖这些日常小动作,做起来都可能变得费劲。有些严重的患者,手部肌肉甚至会出现萎缩,大鱼际肌(大拇指根部下方隆起的肌肉)会逐渐变平,手部的外观和功能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腕管综合征呢?长期过度使用手腕是一个重要因素。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很多人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长时间反复地敲击键盘、点击鼠标,手腕处于过度屈伸的状态,腕管内的组织就会不断受到摩擦和挤压,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腕管综合征。像程序员、会计、手工艺人等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职业人群,都是腕管综合征的高发群体。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导致神经和血管发生病变,影响神经的血液供应和正常代谢,使得正中神经更容易受到损伤。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引起组织水肿,腕管内的空间相对变小,也可能诱发腕管综合征。此外,手腕部的外伤,如骨折、脱位等,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恢复,导致腕管结构发生改变,同样可能引发腕管综合征。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腕管综合征,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等情况。接着,会进行一些体格检查,如屈腕试验:让患者将手腕极度屈曲,保持 60 秒,如果在这期间手指麻木、刺痛等症状加重,就提示可能患有腕管综合征;还有 Tinel 征检查:医生用手指轻轻叩击患者腕部的正中神经,如果出现沿正中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也有助于诊断。除了体格检查,还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肌电图检查,它能够检测神经的传导速度和肌肉的电活动情况,通过观察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传导是否异常,来明确诊断腕管综合征,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旦确诊为腕管综合征,也不必过于惊慌,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保守治疗往往是首选。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避免长时间过度使用手腕,定时休息,活动手腕和手指,缓解局部的压力。可以佩戴手腕支具,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佩戴,它能将手腕固定在一个相对舒适、中立的位置,减轻腕管内对正中神经的压迫。同时,配合一些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缓解疼痛和麻木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它们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还可能会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 B12、甲钴胺等,帮助受损的神经恢复。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肌肉萎缩等情况,就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切开腕横韧带,解除对正中神经的压迫,为神经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症状都能得到明显改善。

手指麻木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背后可能隐藏着腕管综合征这样的疾病。了解腕管综合征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手腕,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让我们的双手始终保持灵活、健康,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杜欢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神经电生理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