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降临本应是家庭中充满喜悦与幸福的时刻,但有这样一群产妇,却在产后陷入了情绪的泥沼,这便是产后抑郁症带来的阴霾。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整个家庭氛围以及新生儿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人掌握识别产后抑郁症的方法,并给予产妇恰当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后抑郁症的表现,家人如何发现
1. 情绪变化:
o 产后抑郁症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情绪的剧烈波动。家人可能会注意到产妇常常莫名地哭泣,而且这种哭泣往往没有明显的诱因,可能在白天、夜晚随时发生。比如,原本性格开朗的产妇,在产后却频繁因为一些小事落泪,这可能就是情绪异常的信号。
o 产妇还可能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原本喜欢读书、看电影的她,现在对这些活动毫无兴致,整天无精打采,脸上难见笑容。
o 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总是过度担心宝宝的健康,哪怕宝宝只是打个喷嚏、有点小哭闹,就会陷入极度的紧张和不安之中,反复检查宝宝身体,甚至不断向家人询问宝宝是否生病。
行为改变:
o 睡眠模式发生改变。有的产妇可能难以入睡,在床上辗转反侧,即使睡着了也容易惊醒;而有的则表现为睡眠过多,整天昏昏欲睡,睡眠时间远远超过正常范围。家人若发现产妇的睡眠情况与产前有很大差异,就需要留意。
o 饮食习惯也会出现异常。部分产妇可能食欲大增,不停地吃东西,但又并非真的感到饥饿;而另一部分则可能完全没有胃口,对食物毫无兴趣,体重也随之出现明显的增减变化。
o 日常行为变得懒散,对自己的个人卫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注重,不按时洗漱、不整理衣物等。原本爱干净整洁的她,现在房间变得杂乱无章,自己也常常穿着随意、邋遢。
认知与思维变化:
o 产妇可能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的情况,总是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认为自己无法照顾好宝宝,对自己的能力极度不自信。比如,在给宝宝换尿布时不小心弄疼了宝宝,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反复念叨自己 “太笨了”“什么都做不好”。
o 思维变得迟缓,处理日常事务时反应变慢,注意力难以集中。像在给宝宝冲奶粉时,可能会忘记放多少奶粉,或者在与家人交流时,常常走神,答非所问。
o 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消极的想法,比如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产生伤害自己或宝宝的念头,尽管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家人如何帮助患产后抑郁症的产妇
1. 给予充分陪伴:家人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伴产妇,尤其是丈夫。在产后的特殊时期,产妇心理上非常脆弱,需要亲人在身边给予安全感。比如,丈夫可以在下班后尽早回家,陪产妇聊聊天,分享一下当天的见闻,让她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重视。周末也可以安排一些轻松的家庭活动,如一起在小区散步,让产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认真倾听与理解:家人要耐心倾听产妇的心声,不管她是在抱怨照顾宝宝的辛苦,还是倾诉内心的焦虑和不安,都不要打断或轻视她的感受。要站在产妇的角度去理解她所经历的一切,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例如,当产妇说觉得照顾宝宝太累时,家人可以回应:“我知道你这段时间很辛苦,宝宝这么小,确实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让产妇知道自己的感受被认可和接纳。
分担家务与育儿责任:照顾新生儿和操持家务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家人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产妇。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要主动分担家务,比如帮忙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在照顾宝宝方面,也可以轮流帮忙换尿布、哄睡、喂奶(如果是母乳喂养,家人可以在旁边协助),让产妇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不仅能减轻产妇的身体负担,也能缓解她心理上的压力,让她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与分担。
鼓励社交活动:产后长时间的居家生活和对宝宝的过度关注,容易让产妇与外界脱节,加重抑郁情绪。家人可以鼓励产妇适当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比如邀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或者陪产妇一起去参加一些产后妈妈的聚会。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产妇能够分享育儿经验,释放内心的压力,也能拓宽自己的视野,缓解孤独感。如果产妇不愿意出门,家人也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让产妇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家人发现产妇的抑郁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经过家庭的努力干预后没有明显改善,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知道而延误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产后抑郁症的康复至关重要。家人要陪同产妇一起去医院,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照医嘱让产妇按时服药或接受心理治疗。
产后抑郁症并非不可战胜,只要家人用心观察、积极帮助,给予产妇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就能够帮助她们走出这片阴霾,重新拥抱生活的阳光,享受新生命带来的美好。每个家庭都应重视产后抑郁症,为产妇和新生儿创造一个健康、温馨的成长环境。
(苗红艳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产科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