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孟氏骨折延误治疗的后果,桡神经损伤与慢性脱位风险

2025-04-17 16: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孟氏骨折,由Giovanni Monteggia于1814年首次描述,是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的一种联合损伤。尽管此类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其漏诊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详细探讨孟氏骨折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的两大后果:桡神经损伤与慢性脱位风险。

一、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是孟氏骨折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儿童患者中更为突出。桡神经主要支配前臂伸肌群及部分手内在肌,对于手部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孟氏骨折中,桡神经损伤多由桡骨头脱位引起,脱位的桡骨头可能直接压迫或牵拉桡神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延误治疗孟氏骨折,桡神经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一方面,持续的脱位状态可能加重神经的压迫和损伤;另一方面,骨折端的错位和不稳定可能进一步牵拉和损伤神经。桡神经损伤若未得到及时修复,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伸腕、伸拇、伸指功能障碍,以及手背桡侧皮肤感觉丧失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孟氏骨折中的桡神经损伤有时可能被漏诊。因为桡侧伸腕长肌肌支在肘关节以上分出,未受到损伤,所以患者的伸腕功能可能仍然存在。然而,手部骨间肌是由尺神经支配的,手指也可以伸直,只是掌指关节不能背伸。若医生不仔细检查,很容易忽视这一神经损伤。

二、慢性脱位风险

孟氏骨折若未得到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慢性脱位的风险增加。慢性脱位是指骨折端长期不稳定,导致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松弛,进而形成关节脱位的状态。在孟氏骨折中,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若未得到及时复位和固定,桡骨小头可能因持续脱位而磨损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的完整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节囊和韧带等软组织可能因长期受到异常应力的刺激而发生退行性变,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一旦软组织无法有效维持关节的正常位置,慢性脱位就会发生。慢性脱位不仅会导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慢性脱位还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需要稳定的力学环境来促进骨痂的形成和骨折端的连接。然而,持续脱位状态会破坏这一稳定的力学环境,导致骨折愈合不良或延迟愈合。

三、治疗建议

鉴于孟氏骨折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一旦发生孟氏骨折,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治疗原则主要包括骨折复位、固定和神经功能检查。对于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患者,应在复位的同时探查神经情况,必要时进行神经修复。对于慢性脱位风险较高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如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等,以确保骨折端的稳定和关节的正常位置。

同时,术后应密切随访患者,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孟氏骨折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桡神经损伤和慢性脱位风险增加。因此,一旦发生孟氏骨折,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高卫原 滑县骨科医院 小儿骨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