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预防到急救,家长必学的肱骨髁上骨折应对指南

2025-04-09 14: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尤其好发于活泼好动的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这种骨折不仅给孩子带来疼痛和不便,还可能影响肘关节的功能和未来的生长发育。因此,作为家长,了解肱骨髁上骨折的预防、识别、急救及康复知识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家长提供一份全面的肱骨髁上骨折应对指南,帮助家长在孩子遭遇此类骨折时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行动。

一、预防为先:降低骨折风险

增强安全意识:教育孩子识别并避免潜在的危险情境,如不在高低不平的地面奔跑、玩耍时避免过度伸展上肢等。

加强体育锻炼:鼓励孩子参与适量的体育活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提高跌倒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优化家居环境:保持家居环境整洁,移除可能导致跌倒的障碍物,如玩具、杂物等。同时,确保家具边缘圆滑,减少碰撞伤害的风险。

正确使用运动器材: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确保孩子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护肘、头盔等,并遵循教练的指导,正确使用运动器材。

二、识别骨折:快速判断伤情

疼痛与肿胀:孩子受伤后,如果肘部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或畸形,应高度怀疑肱骨髁上骨折。

活动受限:孩子受伤后,如果肘关节无法正常屈伸或旋转,可能是骨折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

异常体位:孩子受伤后,如果肘部呈现异常体位,如内翻、外翻或过度伸展,可能是骨折的表现。

骨擦音与骨擦感:在触摸或移动受伤部位时,如果听到或感觉到骨头摩擦的声音或感觉,可能是骨折的明确指征。

三、急救措施:紧急处理伤情

保持冷静:家长在发现孩子受伤后,应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以免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

固定伤肢:用绷带、围巾或木板等物品临时固定伤肢,避免骨折断端移位或加重损伤。固定时,应注意保持伤肢的自然体位,避免过度牵拉或扭曲。

冰敷与抬高:用冰袋或冷毛巾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淤血。

及时就医:在完成初步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在就医途中,注意保持伤肢的稳定,避免二次伤害。

四、康复指导:促进功能恢复

遵循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更换敷料,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骨折愈合顺利。

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根据医生的指导,逐步进行肘关节的功能锻炼,如屈伸、旋转等,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营养支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以促进骨骼的修复和生长。

心理关怀: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五、总结

肱骨髁上骨折虽然常见,但通过家长的精心预防和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优化家居环境,鼓励孩子参与适量的体育活动,以增强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孩子受伤后,家长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在康复过程中,家长应遵循医嘱,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通过家长的努力和配合,孩子将能够更快地康复,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高积看 滑县骨科医院 小儿骨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