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且严重的肺部疾病,对宝宝的健康危害极大。由于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低下,一旦患上肺炎,病情往往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一、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症状
呼吸异常
正常新生儿的呼吸频率约为40-60次/分钟。当宝宝患上肺炎时,呼吸频率会明显加快,可增至60次/分钟以上,甚至更快。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受阻,机体为了满足氧气需求,不得不加快呼吸频率。同时,呼吸会变得急促、表浅,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呼吸费力的情况,表现为鼻翼扇动,即呼吸时鼻翼随呼吸一张一合,以增加通气量。如果发现宝宝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或者出现鼻翼扇动等异常表现,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
咳嗽
新生儿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多为轻微咳嗽,有时仅表现为偶尔的呛咳。这与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咳嗽反射较弱有关。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咳嗽可能会加重,尤其是感染性肺炎,病原体刺激气道黏膜,产生分泌物,引发咳嗽,目的是排出气道分泌物。如果宝宝咳嗽频繁,或者咳嗽声音变得沙哑、嘶哑,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发热或体温不升
部分新生儿肺炎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于37.5℃。这是由于病原体入侵,身体免疫系统做出反应,释放致热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然而,也有不少新生儿肺炎表现为体温不升,体温低于36℃。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患肺炎时,身体代谢紊乱,产热不足,加上感染影响,导致体温偏低。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如果发现宝宝体温异常,无论是发热还是体温不升,都要及时就医。
吃奶减少
新生儿患肺炎后,一方面,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使宝宝在吃奶过程中容易喘憋,影响进食。另一方面,肺部炎症可能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消化功能下降,宝宝食欲减退,不愿吃奶,甚至出现吐奶、呛奶现象。如果宝宝突然出现吃奶量明显减少,或者吃奶时容易呛奶、吐奶,家长要警惕宝宝是否患上了肺炎。
口吐白沫
由于肺部炎症,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新生儿咳嗽反射弱,无法有效咳出痰液,分泌物积聚在口腔内,形成白色泡沫。宝宝会不自主地从口腔吐出白沫,有时呈小泡泡状,持续或间断出现。如果发现宝宝口吐白沫,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精神状态不佳
新生儿肺炎会使宝宝精神状态不佳,表现为嗜睡,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不易唤醒,即使唤醒后也很快又入睡。同时,反应变得迟钝,对周围环境刺激,如声音、光线等,反应不灵敏。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影响气体交换,导致大脑缺氧,以及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家长要尽快带宝宝就医。
二、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需综合施策:抗感染方面,细菌感染时早期经验性使用敏感抗生素,后续依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病毒感染则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减轻炎症。呼吸道管理上,通过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定期翻身、拍背助痰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困难、缺氧时进行氧疗,依缺氧程度选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无创正压通气等维持血氧饱和度。营养支持方面,能经口喂养者按需哺乳,无法进食则鼻饲或静脉营养。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失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三、新生儿肺炎的预防措施
孕期孕妇需定期产检,保持健康,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与感染源,养成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良好生活习惯,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以降低胎儿患肺炎风险。新生儿免疫力低,家庭成员要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减少其与外界人员接触,尤其在传染病高发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处。预防新生儿肺炎,母乳喂养是重要举措,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可增强其免疫力,母亲需保证营养以维持母乳质量,若无法母乳喂养则要选合适配方奶粉并按说明配制喂养。此外,要保持新生儿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消毒,婴儿用品常清洗消毒,控制好室内温湿度,减少呼吸道刺激。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现宝宝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带宝宝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宝宝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李哲 郑州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