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正威胁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外科治疗往往成为挽救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手段。那么,冠心病外科治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术前术后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冠心病外科治疗
冠心病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俗称心脏搭桥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部分外科辅助操作(这里主要聚焦于传统意义上的外科手术CABG)。CABG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通过用移植的血管(常为大隐静脉及乳内动脉)在主动脉及梗阻的冠状动脉远端建立一条血管通路,恢复狭窄或梗阻的冠状动脉远端缺血心肌的血供,从而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
二、术前准备
心理调整
患者往往会对手术感到紧张和恐惧,这种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患者需要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的过程、风险和预后,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家属也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迎接手术。
完善检查
完善的术前检查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冠状动脉造影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血管病变情况以及身体的整体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同时,术前还可能需要进行胸部X光、肺功能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是否能够耐受手术。
控制基础病
如果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术前需要将这些疾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使血糖稳定;高脂血症患者要服用降脂药物,降低血脂水平。良好地控制基础病可以减少手术风险,促进术后恢复。
饮食准备
术前患者需要调整饮食。一般在手术前8—12小时需要禁食,4小时禁水,以避免手术中发生呕吐和误吸。在术前的几天里,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物品准备
患者需要准备好住院所需的生活用品,如洗漱用品、换洗衣物等。同时,还要准备好术后可能需要的物品,如便盆、尿壶等。患者要随身携带医保卡、身份证等相关证件,以便办理住院手续。
三、术后恢复
重症监护
术后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观察一段时间,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需要继续服用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物等,以预防血栓形成、控制血脂和血压。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定期复查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饮食调理
术后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等。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如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甜点等。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术后恢复。
适度运动
术后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运动前后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避免突然停止运动导致心脏负荷骤增。定期进行运动评估,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运动计划,确保运动安全有效。
定期复查
术后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血糖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复查频率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通常术后初期复查较为频繁,随着病情稳定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复查结果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冠心病外科治疗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术前术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患者和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进行术后恢复,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刘晨虎 河南省胸科医院 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