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预防关节挛缩的‘黄金姿势’

2025-01-15 10: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偏瘫,作为脑卒中、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常见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继发性问题,其中关节挛缩是尤为严重的一种。关节挛缩是由于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缩短,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现象,它不仅会进一步限制患者的功能恢复,还可能引发疼痛、畸形和压疮等并发症。因此,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即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姿势,成为预防关节挛缩、促进功能恢复的关键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原则、具体姿势以及注意事项,旨在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实用的指导。

一、良肢位摆放的原则

维持关节中立位:保持关节处于自然、舒适的位置,避免过度伸展或屈曲,以减少关节压力,预防挛缩。

分散身体压力:通过变换体位,分散身体各部位的压力,预防压疮和皮肤损伤。

促进肌肉活动:摆放时应考虑肌肉的张力平衡,避免一侧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以促进肌肉活动,减少废用性萎缩。

尊重患者舒适度:摆放姿势应考虑到患者的个人舒适度,避免引起疼痛或不适。

定期评估与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进展会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定期评估良肢位摆放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二、具体姿势与操作要点

仰卧位

头部:使用薄枕垫高头部,保持颈部自然伸展。

上肢:患侧上肢外展,肘部微屈,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自然伸展,可放置一软枕于肘下以维持姿势。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身体一侧。

下肢:患侧下肢轻度外展,膝关节微屈,足下放置足托,保持踝关节中立位,避免足下垂。

健侧卧位

头部:头部自然枕于枕上,保持颈部舒适。

上肢:患侧上肢前伸,置于胸前软枕上,肘部微屈,手指自然伸展。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身体一侧。

下肢:患侧下肢轻度屈曲,膝关节下方放置一软枕,以维持膝关节微屈状态。健侧下肢自然伸直。

患侧卧位

头部:头部自然枕于枕上,保持颈部舒适,可稍向前倾。

上肢:患侧上肢前伸,肘关节伸展,掌心向上,手指自然伸展。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身体前方或背后。

下肢:患侧下肢轻度屈曲,膝关节下方放置一软枕,踝关节保持中立位,足下可放置足托。健侧下肢自然伸直,可放置一软枕于腿下以维持姿势。

坐位

背部:使用靠背椅,保持背部直立,避免前倾或后仰。

上肢:患侧上肢放置于前方桌板上,肘部微屈,手指自然伸展。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身体一侧或操作轮椅控制器。

下肢:患侧下肢自然下垂,足下放置足托,保持踝关节中立位。健侧下肢自然踩地,以维持身体平衡。

三、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定期变换体位,每2-3小时更换一次,以减少关节压力和压疮风险。

使用辅助器具:如足托、肘垫、软枕等,以维持关节中立位,分散身体压力。

观察患者反应:摆放姿势后,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疼痛、不适或压疮迹象,应立即调整。

个性化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肌肉张力、关节活动度等,进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教育与培训: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良肢位摆放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确保在家中也能正确实施。

四、结语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是预防关节挛缩、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循正确的原则,采取适当的姿势,并注意相关事项,我们可以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确保良肢位摆放效果的关键。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偏瘫患者的康复之路贡献力量。

(邓珂 河南省中医院 脑病科三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