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肢体摆的好,患者康复早——良肢位摆放知多少

2025-02-15 17: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整个疾病恢复期间,除了病灶部位本身的康复,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切都和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法息息相关,良肢位摆放是因发育障碍、脑卒中或脊髓损伤等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及长期卧床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基础。所以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

良肢位摆放,又称抗痉挛体位,是指为了保持偏瘫患者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特定的体位或姿势。这种体位设计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旨在预防和减少肢体痉挛和畸形的发生,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临床一些偏瘫患者以及无法自理的患者,常出现上肢屈曲、肘屈曲、手指蜷缩、下肢过伸以及踝部下垂等异常姿势。这些姿势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还可能加重病情,影响康复效果。因此,合理的良肢位摆放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些特殊患者的卧床康复期间,通过良肢位摆放,可以帮助患者达到以下目的从而促进身体各项机能恢复:

(1)预防压力性损伤:良肢位摆放可以减少肢体部位长时间受压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预防肢体关节挛缩:良肢位摆放可以使肢体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减少关节挛缩的发生。

(3)减轻痉挛:良肢位摆放可以减轻患者肢体的痉挛症状。

(4)维持良好血液循环:良肢位摆放可以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5)预防畸形:良肢位摆放可以预防畸形的发生。

(6)促进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良肢位摆放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运动神经元,促进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

那么,在具体的良肢位摆放护理过程中我们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一般来说,良肢位摆放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仰卧位:患者仰卧时,头部应垫高,避免颈部过度前屈或后仰。在肩部、腰部和膝关节下垫软垫,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弯曲。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上,避免腕部受压。

2. 侧卧位:患者侧卧时,背部应垫软垫,保持脊柱的稳定。头部应垫高,避免颈部扭曲。上肢放在胸前,肘关节屈曲,前臂放在枕头上。下肢自然伸直,膝关节和髋关节微屈。

3. 半坐卧位:患者半坐卧时,床头应抬高30-45度,避免身体下滑。背部垫软垫,保持脊柱的稳定。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上。

4. 坐位:患者坐位时,应使用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保持身体平衡。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90度。双手放在扶手上,避免肩部过度前伸。

5. 站立位:患者站立时,应使用助行器或拐杖,保持身体平衡。双脚平行站立,膝关节和髋关节微屈。双手放在助行器或拐杖上,避免肩部过度前伸。

除此之外,在良肢位摆放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肢体功能位:避免关节过度伸展或屈曲,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2. 预防压疮: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 促进血液循环:适当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4.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总而言之,正确进行良肢位摆放,对康复患者百利而无一害。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肌力和运动功能,缩短患者住院康复时间,并且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提升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让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属做到积极配合摆放,促进早日康复。

(陈德勋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