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为众多关节炎、骨折等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术后感染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还可能导致手术失败,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关节感染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翻修治疗的关键策略,以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人工关节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人工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JointInfection,PJI)是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根据感染症状持续的时间,人工关节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无症状型感染:患者未表现出感染症状,但在翻修手术所取组织中培养出细菌。
2.早期术后感染:在初次关节置换术后4周内即出现感染症状,多为医源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多见。
3.急性血源性感染:在关节置换术后有良好功能的基础上出现的急性感染表现,多有菌血症。
4.慢性感染:关节置换术后超过1个月出现的感染症状,或急性血源性感染由于拖延治疗而病程超过4周。
二、人工关节感染的原因
人工关节感染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术前、围手术期和术后因素:
1.术前因素:如膝关节处皮肤较薄、组织覆盖较少、血运相对不足等自身因素,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溃疡、既往膝关节手术史、体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等患者相关因素。
2.围手术期因素:手术室空气中细菌坠落污染是最主要来源,占90%左右。使用层流手术间、减少手术参观人数、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等可有效降低感染几率。
3.术后因素:如皮肤、尿道、口腔粘膜等远隔部位感染,以及牙科手术、房颤、心肌梗死等也可能引起感染。
三、人工关节感染的诊断
人工关节感染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
1.血液检查:检查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2.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假体周围组织中查找嗜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
3.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关节腔造影术等,观察假体松动、骨膜炎、局灶性骨溶解等迹象。
4.细菌培养:从关节液、组织或窦道中培养细菌,明确病原菌种类。
四、翻修治疗的关键策略
针对人工关节感染,翻修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翻修治疗的关键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前准备
1)全面评估:对患者的全身状况、感染情况、假体稳定性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2)控制感染:在术前给予患者足量的敏感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症状,降低手术风险。
3)营养支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2.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一期翻修术和二期翻修术:
1)一期翻修术:在同一次手术中取出感染假体,彻底清创并植入新的人工关节假体。其优点在于一次解决手术,缩短住院时间,康复周期短。但要求患者一般情况及关节周围局部情况良好,且感染病菌毒力低、抗生素敏感。
2)二期翻修术:首次手术取出所有关节假体,彻底清创,放置间隔器占位,术后抗感染治疗,并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为2-4周或更长)后,检查感染控制情况,再次手术取出间隔器,植入新的人工关节假体。该方法适应范围广,感染控制更可靠,翻修成功率相对较高,是目前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金标准。
3.术中操作要点
1)彻底清创:术中应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和脓液,包括去除假体周围的坏死组织、纤维包膜等,以减少细菌负荷。
2)严格无菌操作: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器械、植入物、手术室环境等充分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术中可使用含有抗生素的骨水泥或冲洗液等,以提高局部抗生素浓度,增强抗感染效果。
4.术后处理
1)持续抗感染治疗:术后应继续给予患者足量的敏感抗生素,以巩固手术效果,防止感染复发。
2)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翻修治疗的挑战与应对
翻修治疗人工关节感染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感染难以彻底清除、手术创伤大、康复周期长等。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多学科协作:感染科、骨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方式、抗生素选择等。
3.加强术后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促进康复进程。
六、预防人工关节感染的措施
除了翻修治疗外,预防人工关节感染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血糖、血压等,确保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2.术中规范操作: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手术时间,精细处理组织,避免过度损伤。
3.术后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4.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口腔、皮肤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
5.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6.合理使用抗生素:术后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和耐药性的产生。
七、总结
人工关节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引起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翻修手术是治疗人工关节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翻修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加强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处理等环节的管理。同时,预防人工关节感染同样重要,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感染风险。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人工关节感染的挑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翟沛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人工关节翻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