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妊娠糖尿病,孕期甜蜜的‘陷阱’如何管理?

2023-09-26 19: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它影响着全球约1%-14%的孕妇,具体比例因地区、种族、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而异。对于准妈妈而言,妊娠糖尿病不仅可能对自身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并有效管理妊娠糖尿病,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妊娠糖尿病的管理策略,帮助准妈妈们安全度过孕期这一“甜蜜的陷阱”。

一、认识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妊娠糖尿病会增加孕妇患高血压、先兆子痫、剖宫产以及产后糖尿病的风险。对胎儿而言,可能导致巨大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此外,妊娠糖尿病还可能增加未来母子双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二、妊娠糖尿病的诊断

妊娠糖尿病通常在孕24-28周进行筛查,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若空腹血糖≥5.1mmol/L,1小时血糖≥10.0mmol/L,或2小时血糖≥8.5mmol/L,其中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标准值,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三、妊娠糖尿病的管理策略

1. 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是妊娠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建议孕妇采用分餐制,每日进食5-6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急剧升高。食物选择上,应增加蔬菜、全谷物、瘦肉、豆类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注意控制每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餐后高血糖。

2. 运动管理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运动时间应选择餐后1小时左右,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运动。运动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流产或早产。

3.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是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孕妇应学会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和2小时血糖值。同时,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以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4. 药物治疗

当饮食和运动管理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时,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胰岛素是妊娠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因其不通过胎盘,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使用胰岛素时,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四、妊娠糖尿病的心理支持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可能会给孕妇带来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家人和医生的支持与理解对于孕妇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孕妇应积极参与孕妇学校、糖尿病教育课程等活动,了解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和遇到的问题,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五、妊娠糖尿病的远期管理

妊娠结束后,孕妇应在产后6-12周进行OGTT复查,以评估是否恢复正常血糖水平。对于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应继续接受糖尿病教育、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同时,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六、结语

妊娠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通过科学的管理策略,大多数孕妇都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孕妇应正确认识妊娠糖尿病的风险,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饮食管理、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孕妇教育和心理支持活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保驾护航。

 

(韩停停 项城市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