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性胃炎:反复胃痛胃胀的“元凶”,如何用饮食“吃”出胃健康?

2023-09-11 09: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饭后总是胃胀、隐隐作痛,吃点药就好,停药又犯”——这是很多慢性胃炎患者的困扰。作为消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与饮食密切相关。本文将解析胃炎的成因、症状及科学饮食方案,帮你避开误区,用正确的方式呵护胃黏膜。

一、慢性胃炎: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持久战”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这是最常见病因,细菌分泌毒素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暴饮暴食、冷热交替进食、吃霉变食物等。

3.胆汁反流:胆囊疾病或胃肠动力异常导致胆汁反流入胃,腐蚀胃黏膜。

4.药物影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损伤胃黏膜。

典型症状

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多为隐痛、胀痛,进食后加重,空腹时减轻;

胃胀与消化不良:饭后长时间饱胀感,打嗝、排气增多;

其他症状:反酸、烧心、食欲不振,严重者可能出现黑便(需警惕胃出血)。

关键提醒:慢性胃炎本身不可怕,但长期不愈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增加胃癌风险(约1%-3%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癌变)。

二、饮食调理核心:修复胃黏膜的“黄金原则”

1.避免刺激胃黏膜的食物

辛辣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会促进胃酸分泌,加重胃黏膜充血水肿。

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肠)含亚硝酸盐,长期摄入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HP感染风险。

过酸过甜食物:柑橘、醋、巧克力、蛋糕等刺激胃酸分泌,诱发反酸烧心。

酒精与咖啡:酒精直接损伤胃黏膜,咖啡刺激胃酸且松弛贲门括约肌,导致反流。

2.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

主食:

✅软烂的米饭、面条、小米粥(小米含黏膜保护成分)、燕麦(需煮软,避免粗糙纤维);

❌糯米制品(粽子、汤圆)、油炸食品(油条、油饼),难消化易产气。

蛋白质:

✅蒸蛋羹、水煮鱼、嫩豆腐、鸡胸肉(炖烂),提供修复所需营养;

❌烤肉、卤味、加工肉制品(如香肠),添加剂多且难消化。

蔬菜与水果:

✅去皮南瓜、胡萝卜(煮熟)、冬瓜、香蕉(成熟)、苹果(蒸熟),富含维生素且纤维细腻;

❌芹菜、韭菜、生萝卜、未熟香蕉(含鞣酸),加重胃肠负担。

3.规律进食与控制食量

定时定量:每日三餐固定时间,每餐七八分饱,避免胃酸分泌紊乱。

细嚼慢咽: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初步消化食物,建议每口咀嚼20次以上,减轻胃的机械消化负担。

避免睡前进食:晚餐距睡前至少3小时,防止夜间胃酸分泌过多引发反流。

三、不同类型胃炎的饮食侧重

1.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型)

目标:抑制胃酸,保护黏膜。

饮食要点:

多吃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蒸土豆、南瓜(中和胃酸);

避免促进胃酸的食物:浓肉汤(含嘌呤)、甜食、酸性水果;

加餐选择:可在两餐间吃少量苏打饼干,缓解饥饿时的胃酸刺激。

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不足型)

目标:促进胃酸分泌,增强消化能力。

饮食要点:

适当吃酸性食物:如山楂(煮熟)、酸奶(无糖)、醋(少量调味),刺激胃酸分泌;

补充消化酶:饭前服用胃蛋白酶合剂(需遵医嘱),帮助分解蛋白质;

食材多样化:萎缩性胃炎患者易缺乏维生素B12、铁,可适量吃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焯水后食用)。

3.胆汁反流性胃炎

目标:减少反流,保护胃黏膜。

饮食要点:

低脂饮食:脂肪延缓胃排空,促进胆汁反流,需避免肥肉、油炸食品、奶油;

抬高床头:睡眠时将上半身垫高15-20度,利用重力减少夜间反流;

多吃果胶丰富的食物:如苹果、胡萝卜、燕麦,果胶可吸附胆汁,减轻黏膜损伤。

四、避开饮食误区:这些“养胃习惯”可能害了胃

误区1:“多喝小米粥能养胃”

✅小米粥软烂易消化,适合急性胃炎发作期,但长期单一喝小米粥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缺乏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建议搭配鸡蛋、蔬菜,病情缓解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误区2:“胃不好要吃流食,越软越好”

❌长期吃流食(如汤、糊)会导致胃蠕动功能退化,反而加重消化能力下降。胃炎症状缓解后,应逐步增加半固体食物(如软饭、面条),刺激胃黏膜分泌消化液。

误区3:“胃痛时吃苏打饼干能中和胃酸”

✅苏打饼干含碳酸氢钠,可暂时中和胃酸,缓解疼痛。但市售饼干多含油脂和添加剂,不宜过量食用,建议选择无蔗糖、低钠的苏打饼干,每次吃1-2块即可。

误区4:“牛奶是养胃佳品”

❌牛奶中的钙和蛋白质会刺激胃酸分泌,对于胃酸过多的浅表性胃炎患者,空腹喝牛奶可能加重反酸;萎缩性胃炎患者可适量喝温牛奶(搭配面包等主食),避免空腹饮用。

误区5:“吃醋泡花生能软化血管、养胃”

❌醋泡花生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可能加重胃炎症状。所谓“软化血管”效果也缺乏科学依据,不建议作为养胃方法。

五、日常养护:饮食之外的胃黏膜保护策略

1.戒烟限酒

吸烟会收缩胃黏膜血管,降低血流量,影响修复;

酒精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胃炎患者必须戒酒。

2.管理压力与情绪

长期焦虑、紧张会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促进胃酸分泌(“情绪性胃炎”)。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3.慎用药物

非必要不服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伤胃药物,如需长期服用,需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4.定期筛查与治疗

建议所有慢性胃炎患者检测幽门螺杆菌(碳13/碳14呼气试验),阳性者需四联用药根治(拉唑类+铋剂+两种抗生素);

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监测黏膜变化。

六、科学加餐:胃炎患者的“少食多餐”指南

适合的加餐时间与食物

上午10点:少量坚果(如5颗杏仁,提前浸泡去皮)+1片苏打饼干;

下午3点:蒸苹果泥或香蕉(半根)+无糖酸奶(100ml,常温);

睡前2小时:小米糊(不加糖)或藕粉(含黏液蛋白,保护黏膜)。

加餐注意事项

避免油炸、甜腻食物(如蛋糕、薯片);

每次加餐量不超过正餐的1/3,避免影响正餐食欲。

七、总结:胃炎康复的“饮食三字经”

避刺激:远离辣、咸、酸、酒,减少胃黏膜损伤;

选对食:多吃软烂、温热、天然食物,少碰加工品;

养习惯:规律进餐、细嚼慢咽、情绪稳定,给胃足够的修复时间。

胃是“情绪器官”,也是“喇叭器官”,每一次疼痛都是身体的警示。与其依赖药物“灭火”,不如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防火”。记住,没有一蹴而就的养胃妙方,只有日复一日的科学呵护。愿你通过正确的饮食调整,让胃从“慢性炎症”走向“长期安宁”。

(胡晓燕 河南省范县人民医院 消化血液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