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繁忙而复杂的生活中,大脑作为身体的指挥中心,其健康状态对我们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然而,有一种被称为颅内动脉瘤的疾病,就像一颗隐藏在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颅内动脉瘤,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您对这一疾病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听起来可能让人有些紧张,但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肿瘤”。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一种异常膨出,就像车胎鼓包一样,这种膨出部分相对薄弱,容易在血流的不断冲击下发生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通常好发于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尤其是动脉分叉处,这些地方由于血流动力学的原因,最容易受到冲击。
二、颅内动脉瘤的成因
颅内动脉瘤的成因复杂多样,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先天性因素:有些人天生血管壁就比较薄弱,或者存在血管发育异常,如内弹力板及中层发育不良等,这些都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
2. 后天性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炎等疾病,以及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都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动脉瘤的形成。特别是高血压,它会使血管壁长期承受过高的压力,从而变得脆弱,易于形成动脉瘤。
3. 遗传因素:颅内动脉瘤可能与家族史有关,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马方综合征、埃-当综合征等,可能导致大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动脉瘤的风险。
三、颅内动脉瘤的症状
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前,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使得它更加难以察觉。但也有一些患者会在动脉瘤破裂前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如头痛、眼睛痛、视力下降等,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动脉瘤压迫神经所引起的。
当颅内动脉瘤破裂时,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症状可能包括突发剧烈头痛、昏迷、颈项强硬、克氏征阳性的脑膜刺激征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记忆减退、大小便失禁、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这些症状的出现意味着病情已经十分严重,需要立即就医进行紧急处理。
除了出血症状外,颅内动脉瘤还可能压迫周围的脑组织或神经,导致局部神经症状,如面部麻木、一侧眼眶周围疼痛、偏盲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动脉瘤可能对周围的脑组织或神经造成了损害,需要尽快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等。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五、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于动脉瘤破裂后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压、防治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等,以减轻病情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常用的药物包括尼莫地平、甘露醇等。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开颅手术或微创血管内介入治疗。
• 开颅手术:主要包括动脉瘤夹闭术、孤立术、包裹术等。这些手术可以直接夹闭动脉瘤或将其与血流隔离,从而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
• 微创血管内介入治疗:这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介入手段,将弹簧圈、支架等器材植入动脉瘤内或周围血管中,以达到封堵动脉瘤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六、颅内动脉瘤的预防
颅内动脉瘤的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血压是预防颅内动脉瘤的关键。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颅内动脉瘤至关重要。建议人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降低颅内动脉瘤的风险。
3. 定期体检:对于有家族史或存在其他颅内动脉瘤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和影像学检查。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颅内动脉瘤的破裂率和死亡率。
4. 避免诱发因素:忧虑、紧张、激动、血压突然升高、大小便、用力、妊娠晚期、分娩、体力劳动、性生活等都可能是动脉瘤破裂的诱发因素。因此,建议颅内动脉瘤患者尽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和生活规律。
七、结语
颅内动脉瘤作为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但通过深入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也是预防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让我们共同关注大脑健康,远离颅内动脉瘤的威胁!
(王秀庆 开封市中心医院 神内重症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