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活中非常常见的意外伤害,无论是运动损伤,意外摔倒、还是交通事故等等都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发生。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合理的护理不仅能加速骨折愈合,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讲骨折术后康复护理那些事儿。
术后早期(1-2周):
伤口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果发现敷料被血液或体液浸湿,第一时间要告知医护人员,按医嘱及时或定期换药,防止感染。
-体位护理:根据骨折部位调整体位,如下肢骨折可在患肢下垫软枕,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并且要避免压迫骨折部位,防止影响愈合。
-疼痛护理:医护人员会评估疼痛的程度,并合理的使用止痛药物。患者也可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来分散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的感知。
术后中期(2-8周):
-康复训练:这个阶段,骨折部位开始慢慢愈合,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帮助身边的骨折患者顺利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可以从简单的肌肉收缩舒张运动开始,如握拳、屈伸关节等,每天做3-4组,每组10-15次,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
-饮食护理:增加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营养均衡,合理搭配一日三餐,促进骨折的愈合。
术后后期(8周以后):
强化康复训练:这个时期骨折愈合得差不多了,要加大康复训练的力度和强度,进行更复杂的关节活动和肢体负重训练,比如膝关节、肘关节的屈伸练习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因康复过程很漫长,就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觉得恢复太慢,担心以后生活会受影响。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多给予关心和鼓励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康复会有很大帮助。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伤口护理、合理的康复训练、有效的心理支持以及营养补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科普,能对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身边的骨折患者顺利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李单单 开封市中心医院 外科重症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