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常见内分泌疾病。患者常出现心慌、多汗、消瘦、手抖等症状。除了规范的药物、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外,科学的饮食与运动管理对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将为甲亢患者详细解析生活管理的关键要点。
一、甲亢患者的饮食原则:把控营养摄入,助力病情控制
(一)严格限制碘摄入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而甲亢患者本身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因此需严格限制碘的摄入,避免甲状腺激素合成进一步增加。患者应避免食用海带、紫菜、海鱼、贝类等高碘海产品,同时选择无碘盐烹饪。此外,一些含碘的药物、保健品以及含碘造影剂也应谨慎使用,如需使用,需提前告知医生自身甲亢病情,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二)增加热量与蛋白质摄入
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显著升高,能量消耗大,因此需增加热量摄入以满足身体需求,每日总热量应较正常人群增加50%-70%。同时,蛋白质的补充也必不可少,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牛奶、豆类等优质蛋白,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5-2.0克/公斤体重,以维持肌肉量和身体正常代谢功能。但需注意,豆类制品可能影响甲状腺药物的吸收,建议与服药时间间隔1-2小时。
(三)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
甲亢患者因代谢加快,维生素和矿物质消耗增加,易出现维生素B族、维生素C缺乏以及钙、钾流失。因此,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橙子、猕猴桃等,补充维生素;多吃香蕉、土豆、山药等富含钾的食物,预防低钾血症;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尤其是老年患者和绝经后女性。
(四)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啡、浓茶以及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和饮品,会进一步兴奋交感神经,加重心慌、手抖、失眠等症状,甲亢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同时,减少油炸、油腻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二、甲亢患者的运动指南:科学运动,增强体质
(一)病情不稳定期避免剧烈运动
在甲亢症状明显、病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如存在严重心慌、气短、心率过快(静息心率超过100次/分钟)等情况,应避免剧烈运动。此时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心脏负荷较大,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患者应以休息为主,待病情稳定、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
(二)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病情稳定后,甲亢患者可选择温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八段锦等。这些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不会给心脏和身体带来过大负担。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每周进行3-5次。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三)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
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活动关节、拉伸肌肉,避免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深呼吸、静态拉伸等,帮助身体恢复。此外,运动时间尽量选择在饭后1-2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也不要在饭后立即运动,以免影响消化。
三、其他生活管理要点
除了饮食和运动,甲亢患者还需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身体恢复;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激动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甲亢患者的生活管理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严格遵循饮食原则、科学合理运动,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患者要保持积极心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守护健康。
(李晓旭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