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细胞“早衰危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造血叛乱”与逆转术

2025-01-27 19: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体这座精密的“生命工厂”中,骨髓是负责生产血细胞的“核心车间”。然而,当骨髓发生“叛乱”,制造出的血细胞出现“早衰”迹象时,一场危及生命的危机便悄然降临——这就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一种以血细胞发育异常为特征的恶性血液病。

一、血细胞的“早衰”危机

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会不断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在MDS患者体内,这些造血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它们生产出的血细胞“未老先衰”。红细胞数量减少,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白细胞功能异常,免疫力下降,容易反复感染;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导致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甚至引发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二、“造血叛乱”的幕后推手

MDS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中,长期接触苯、甲醛等化学物质,或接受放疗、化疗,都可能损害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其基因突变。例如,从事制鞋、油漆、装修等工作的人群,由于长期暴露在苯及含苯有机溶剂中,患病风险明显上升。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如RUNX1、ASXL1等基因的突变,会增加后代患MDS的风险。此外,某些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干扰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促使MDS的发生。

三、“叛乱”的战场:骨髓中的异常

在显微镜下,MDS患者的骨髓呈现出“病态造血”的典型特征:红细胞核碎裂、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巨核细胞出现小体核分叶……这些看似专业的术语,实则是MDS患者正在经历的“造血叛乱”。同时,患者的外周血象也会发生改变,出现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

四、精准诊断:揭开“造血叛乱”的真相

要确诊MDS,需通过“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三系血细胞减少的相应症状,如化疗/放射线、化学毒物接触史,MDS/AML家族史等。第二步是体检,观察患者是否有贫血、出血、感染体征,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脾脏肿大。第三步是实验室检查,包括外周血计数及涂片检查、骨髓涂片、骨髓活检、骨髓流式细胞术检查、骨髓细胞遗传学分析、基因检测等。只有满足持续(≥6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并排除其他可以导致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统疾患,同时符合病态造血、环状铁粒幼细胞占有核红细胞比例≥15%、原始细胞达5~19%、染色体异常等确定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才能确诊为MDS。

五、破解“造血叛乱”的密码

目前,MDS的治疗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转化。支持治疗是基础,包括输血纠正贫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应用促造血药物刺激骨髓造血等。免疫抑制治疗(IST)和免疫调节治疗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纠正免疫功能紊乱,减少免疫系统对造血干细胞的异常攻击。表观遗传学修饰治疗,如使用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地西他滨等,可以抑制DNA甲基化,恢复异常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毒性化疗则通过使用化疗药物,如蒽环类、阿糖胞苷等,抑制异常克隆的造血干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且有合适供者的中高危MDS患者,是有望根治的方法,但存在配型困难及移植相关风险。

六、逆转术:科学治疗与希望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针对MDS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一些新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涌现。例如,硼替佐米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高危MDS患者,可以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具有复杂染色体核型的患者。双特异性杀伤衔接子(BIKE)、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子(BITE)等新型衔接分子,可以将恶性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聚集在一起,近距离杀伤靶细胞,展现出良好的疗效。CAR-T治疗也针对MDS特异性分子和细胞特征进行研究,为治疗高危MDS提供了新的选择。

七、预防与日常护理

由于MD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预防措施主要侧重于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装修后保持通风,减少苯、甲醛等残留。从事化工、放射相关工作者,要严格做好防护,定期体检。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可能损伤骨髓的药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家族病史者,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造血叛乱”虽凶险,但医学的进步已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从精准诊断到个体化治疗,从传统疗法到创新技术,人类在攻克这一难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我们共同关注血液健康,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科学守护生命。

(王水英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血液淋巴瘤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