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策略

2025-01-24 20: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脆弱,容易发生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一、认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脆性增加,使得患者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导致疼痛、身长缩短、脊柱畸形、呼吸功能下降等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初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通常在出现疼痛或骨折时才被发现,因此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寂静的杀手”。

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以及缓解疼痛等症状。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丢失。适用于已经发生骨质疏松且需要控制病情进展的情况。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适用于绝经后妇女,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活性,增加骨密度,改善骨骼健康。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如鲑鱼依降钙素注射液,能刺激成骨细胞活动,促进新骨形成。适用于早期或中期骨质疏松,希望逆转病情者。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按摩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肌肉力量、增强平衡能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按摩疗法: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选择之一。例如,当患者出现严重的骨折或脊柱压缩性骨折时,手术治疗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手术可以帮助恢复骨骼稳定性、减轻疼痛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内固定手术:通过内固定装置,如钢板、螺钉等,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起,促进骨折愈合。

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如椎体成形术,通过向骨折部位注入骨水泥等材料,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三、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策略

预防骨质疏松症是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1.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

钙是骨骼健康的基石,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如果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身体可能会从骨骼中提取钙质,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饮食补充: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豆腐、绿叶蔬菜等。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1200毫克,50岁以上人群建议摄入1000-1200毫克。

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和饮食获得。每天晒20-30分钟的太阳,可促进皮肤产生维生素D。同时,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类、蛋黄和强化食品。成人每日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400-800国际单位(IU)。

2.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量的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细胞的活动,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重塑,增加骨密度。同时,运动还能改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从而预防骨折。

推荐运动:适合骨质疏松患者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这些运动强度适中,既能增强骨骼,又能提高身体素质。

避免剧烈运动: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高强度、高冲击力的运动,如跑步、跳跃等,以免发生骨折。

3.保持平衡饮食

均衡饮食:饮食应荤素搭配,保证脂肪、蛋白质、糖类、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避免偏食:不要过多摄入含糖食物和食盐,动物蛋白不宜过多。

4.定期检查骨密度

对于有家族史、长期服用药物或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预防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建议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

5.特殊人群的预防

白领: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应抽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孕妇:孕妇需增加钙的摄入,纠正维生素D的不足,以避免孕期出现骨质疏松。

绝经后妇女:绝经后妇女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需特别注意骨骼健康。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如果被诊断出患有骨质疏松症,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减轻症状、预防骨折。

(徐在革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