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体检发现血糖高?老年人如何应对初诊糖尿病

2025-01-15 15: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定期体检成为了许多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当体检报告显示血糖偏高,甚至被初诊为糖尿病时,不少老年人会感到焦虑和不知所措。

一、正确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老年人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其特点是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但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心脏、血管、肾脏和视网膜,增加心衰、心梗、脑卒中、肾衰竭、失明等风险。因此,一旦确诊糖尿病,老年人应给予足够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管理。

二、初诊糖尿病的应对策略

1.复查与确诊

体检发现血糖偏高时,首先不要惊慌。血糖水平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情绪、药物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复查,以明确诊断。若确诊为糖尿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和管理。

2.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老年人应遵循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的原则,控制每天总热量的摄入。主食应以粗粮或粗细搭配为主,如燕麦、荞麦等,避免过多摄入面粉、大米等细粮。同时,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等,以补充维生素。水果方面,应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等,并控制摄入量。此外,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避免热量摄入过多,也要防止营养不良。

3.运动疗法

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辅助降低血糖浓度。老年人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一般来说,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较为适合老年人。运动时间应保持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3-5次。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在运动前应评估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4.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况的重要手段。老年人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睡前血糖,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用药。血糖仪操作简单,老年人可自行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老年人还应关注心、脑、肾、眼底等并发症的监测,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更应予以重视。

5.药物治疗

若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无法有效控制血糖,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这些药物能够降低血糖水平,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因此,老年人在使用降糖药物时应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对于短期血糖升高明显的老年人,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短期治疗。胰岛素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6.知识讲解与心理支持

与老年人交流时,需要耐心、细致地讲解糖尿病知识,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重要性,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同时,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性疾病,需要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管理。家属和医护人员应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防治低血糖

低血糖是老年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老年人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在使用降糖药物时,应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低血糖。同时,老年人应随身携带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以备不时之需。

8.家属参与

家属在老年人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可以帮助老年人管理药物,确保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多服。同时,家属还可以与老年人共同制定饮食计划,监督他们的饮食情况。此外,家属应鼓励老年人进行适量运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陪伴。通过家属的参与和支持,可以提高老年人糖尿病管理的效果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初诊糖尿病的老年人应保持冷静,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管理。通过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以及知识讲解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老年人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家属的参与和支持也是老年人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敖文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内分泌老年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