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中年阶段,不少人会发现体重逐渐增加,出现“中年发福”的现象。很多人将此视为生活富足、压力减轻的象征,并未给予过多重视。然而,医学研究却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肥胖与多种常见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可能成为健康的潜在威胁。
一、肥胖与恶性肿瘤的关联机制
肥胖并非简单的体重超标,而是身体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失衡的一种表现。从生理机制来看,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和增大,这些脂肪细胞会分泌一系列生长因子和激素,如胰岛素、雌激素和激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长调控,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
雌激素水平的异常升高是肥胖与妇科肿瘤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密切相关的重要原因。过多的雌激素会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子宫内膜细胞等过度增殖,长期处于这种异常增殖状态,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诱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对于男性而言,虽然体内雌激素分泌量较少,但肥胖导致的激素失衡同样会影响生殖系统健康,增加前列腺癌等肿瘤的发病风险。
慢性炎症也是肥胖引发恶性肿瘤的关键因素之一。肥胖引发的慢性炎症可以破坏细胞DNA,使基因稳定性受到破坏,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同时,肥胖还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减弱,导致癌症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肥胖相关的常见恶性肿瘤
1.乳腺癌:肥胖与绝经后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肥胖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长期处于这种高雌激素环境,乳腺上皮细胞容易发生癌变。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增加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例如,肥胖的乳腺癌患者使用某些化疗药物时,由于药物在体内分布和代谢受肥胖影响,化疗效果难以保证,复发进展风险和死亡风险都会增加。
2.结直肠癌:肥胖与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尤其是男性。肥胖可能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蠕动减慢,使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对肠道黏膜造成持续刺激,增加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同时,肥胖引发的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也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3.子宫内膜癌: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特别是在绝经前妇女中。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长期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癌变。研究显示,肥胖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是非肥胖者的数倍。
4.胰腺癌:肥胖与胰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肥胖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以及代谢紊乱,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胰腺细胞的正常功能,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5.肝癌:肥胖与肝癌的风险增加也存在关联。肥胖者常伴有脂肪肝,脂肪肝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肥胖引发的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也可能在肝癌的发生中起到推动作用。
三、肥胖相关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肥胖相关恶性肿瘤,关键在于控制体重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是控制体重的基础,应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同时,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规律运动对于预防肥胖和降低肿瘤风险至关重要。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定期体检也是早期发现肥胖相关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对于有肥胖家族史、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肿瘤筛查,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结肠镜检查、肝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及时进行治疗。
在治疗方面,对于已经确诊的肥胖相关恶性肿瘤患者,应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注意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四、国家卫健委推动全民科学减重举措
近年来,我国超重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国家卫健委积极行动,推动全民科学减重。
在政策引领方面,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印发 《“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设定明确目标,计划通过三年努力,营造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让群众掌握科学方法,改善体重异常状况。
科学膳食指导是关键。卫健委发布的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 ,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人群量身定制食谱。强调控制总能量摄入,合理分配三餐,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取,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比例。同时,提醒公众要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注重食物的烹饪方式,多选择清蒸、煮、炖等健康方式。
运动干预不可或缺,鼓励大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此外,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
卫健委还推动医疗机构开展体重管理服务,培养专业人才,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减重方案和健康指导。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普及体重管理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总结
肥胖与常见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年发福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肥胖的危害,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以降低肥胖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守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同时,在国家卫健委的积极推动下,全民科学减重的氛围日益浓厚。相信在政策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有效控制体重,提升身体素质,拥抱健康生活。
(马上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血液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