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影” 随心动:放射科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独特价值

2025-04-22 09: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脏如同人体的 “发动机”,血管则是遍布全身的 “输油管道”,而放射科的影像技术就像一套精密的 “检修仪器”,能精准捕捉心血管系统的细微异常。从冠心病到瓣膜病,从先天性心脏病到血管狭窄,放射科通过多种成像手段,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信息。

一、冠心病诊断:揪出血管里的 “隐形杀手”
冠心病的核心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冠状动脉 CT 血管成像(CTA)是无创筛查的 “金标准”。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CTA 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走形、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如钙化斑块、软斑块等)。例如,当 CTA 显示左前降支狭窄超过 70% 时,医生可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治疗。对于无法耐受传统冠脉造影的患者,CTA 更是重要的替代选择。此外,心脏负荷试验联合影像检查(如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评估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判断哪些部位的心肌仍有存活潜力,为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二、心脏结构评估:识破瓣膜与心肌的 “故障”
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和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离不开影像技术的支持。心脏超声是首选的初筛方法,它通过超声波实时动态显示心脏瓣膜的活动、心室壁的厚度及心腔大小,例如可直接观察到二尖瓣瓣叶增厚、开放受限等典型表现。而心脏 MRI凭借高软组织分辨力和任意平面成像的优势,能更精准地测量心肌厚度、评估心室功能(如射血分数),对于鉴别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具有重要价值。此外,MRI 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心脏大血管的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瓣膜反流或分流。

三、血管病变诊断:打通堵塞的 “生命通道”
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血管疾病往往起病急、危害大,放射科影像检查能快速明确诊断。CT 血管成像(CTA)可对主动脉进行三维重建,清晰显示夹层的破口位置、真假腔范围及累及分支血管情况,为急诊手术或介入治疗争取时间。对于肺动脉栓塞,CT 肺动脉造影(CTPA)能直接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充盈缺损,是诊断肺栓塞的 “金标准”。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有创性检查,虽然主要用于介入治疗,但在评估复杂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狭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时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先天性心脏病:解码胎儿与新生儿的 “心” 问题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发育异常所致,产前超声心动图是筛查胎儿先心病的主要手段,可在孕期 20-24 周检测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常见畸形。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超声心动图结合胸部 X 线可评估心脏大小、肺血情况,例如房间隔缺损患儿常表现为肺血增多、心脏扩大。随着技术发展,胎儿 MRI也逐渐应用于复杂先心病的产前诊断,能更清晰地显示心脏与大血管的空间关系,为出生后的治疗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五、结语
“影” 随心动的背后,是放射科技术与心血管医学的深度融合。从静态的结构成像到动态的功能评估,从无创筛查到介入引导,放射科用一幅幅精准的影像图谱,为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搭建了坚实的桥梁。特别是随着双源 CT、高场强心脏 MRI等新技术的普及,心血管影像诊断正朝着更快速、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如果您或家人存在胸痛、心慌、下肢水肿等心血管不适症状,及时接受放射科影像检查,让这些 “影像路标” 指引我们找到心脏健康的方向。

(孙亮起 河南神火集团总医院 放射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