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白血病卧床久了,防褥疮护理咋做到“无微不至”

2025-04-23 10: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白血病患者因疾病本身及治疗原因,常需长期卧床休息,这使得他们成为褥疮的高发人群。褥疮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白血病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防褥疮护理至关重要。

定时翻身:分散压力的关键

定时翻身是预防褥疮最基础且关键的措施。白血病患者因身体虚弱,无法自行翻身,这就需要家属或护理人员每隔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平稳,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可以将患者轻轻抬起,再缓慢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身体各部位交替承受压力,减轻局部皮肤和组织长时间受压的情况。

对于能够轻微活动的患者,可鼓励其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进行适当的体位变换,如侧卧、仰卧交替进行。这样不仅能分散身体压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抵御感染的屏障

白血病患者皮肤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褥疮的重要环节。每天至少用温水为患者擦拭身体一次,特别是受压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肩胛部、枕部等。擦拭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擦拭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可适当涂抹一些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开裂。

对于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要经常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同时,要及时更换被褥和衣物,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污垢刺激皮肤。

使用减压工具:减轻压力的辅助

使用减压工具可以有效减轻身体局部的压力,降低褥疮的发生风险。气垫床是一种常用的减压工具,它通过充气和放气的循环,使患者身体与床面之间的压力不断变化,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此外,还可以使用乳胶垫、减压垫、泡沫垫等,这些工具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能够在人体与床铺之间形成一层保护层,减缓血液循环障碍和皮肤摩擦。

在使用减压工具时,要注意正确安装和使用方法,定期检查工具的完好性,如有破损或漏气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加强营养支持:促进皮肤修复和增强抵抗力

白血病患者由于疾病消耗和治疗副作用,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这会影响皮肤的修复能力和抵抗力,增加褥疮的发生风险。因此,加强营养支持对于预防褥疮至关重要。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参与身体的各种代谢过程,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鼻饲或静脉输注的方式提供营养,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按摩护理:促进血液循环的有效手段

适当的按摩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褥疮的发生。在患者保持平卧时,护理人员或家属可以将手放入患者臀下,充分感受皮肤的温度,了解受压力的情况。变换体位时,用双手轻轻按摩患者受压的部位,如:背部、臀部、腿部等部位,每次按摩5—10分钟。

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肤损伤。对于皮肤持续发红及发绀的部位,不宜进行按摩,以免加重患者的损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的保障

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是预防褥疮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或家属要每天检查患者的皮肤,特别是受压部位,观察有无红肿、疼痛、破损、水疱等情况。如果发现皮肤有异常变化,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加强局部护理等。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如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有无感染迹象。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伤口化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康复信心的重要因素

长期卧床的白血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信心。因此,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关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可以通过讲述成功康复的案例、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对白血病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防褥疮护理,需要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工具、加强营养支持、按摩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和提供心理支持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褥疮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刘利红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血液三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