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阳光下,随着熟悉的旋律,尽情引吭高歌,是多么惬意的事情。然而对于慢阻肺病友来说,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却因疾病变得遥不可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如同一个无形的枷锁,限制着呼吸的自由,让唱歌都成了奢侈。不过别灰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家带来了好消息——通过科学的呼吸康复训练,慢阻肺病友也能重获“底气”,再次唱响生活的旋律。
一、慢阻肺病:呼吸路上的“绊脚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简单来说,就像是我们的呼吸道被“堵住”了,空气进出肺部变得艰难。
健康的肺部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气管是树干,支气管是树枝,肺泡则是一片片小叶子。正常情况下,空气顺着气管、支气管进入肺泡,在这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但患上慢阻肺后,这棵“大树”就开始“生病”了。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让气管和支气管的管壁增厚、狭窄,就像原本宽敞的管道被一层厚厚的“泥巴”堵住了;肺泡也变得像漏气的气球,弹性下降,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这导致呼吸时气流受限,患者常常感到气短、呼吸困难,稍微活动一下,就喘得像拉风箱,咳嗽、咳痰也成了家常便饭。
随着病情进展,慢阻肺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原本能轻松完成的日常活动,如爬楼梯、买菜,都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连穿衣、洗澡这样的小事,都可能累得气喘吁吁。唱歌这种需要良好呼吸控制和气息支撑的活动,对于慢阻肺病友来说,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呼吸康复:给呼吸“充充电”
呼吸康复是针对慢阻肺患者的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案,就像给“疲惫”的呼吸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充电”和“维修”。它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运动训练:增强呼吸“动力”
运动训练是呼吸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慢阻肺病友认为自己呼吸困难,就应该多休息,尽量少活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和全身肌肉的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就像给呼吸“发动机”注入新的动力。
1.有氧运动:像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心肺耐力。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慢跑或骑自行车,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病情较重的患者,则可以从缓慢的散步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游泳尤其适合慢阻肺病友,因为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同时水对胸廓的压力还能帮助改善呼吸。
2.呼吸肌训练:呼吸肌就像呼吸的“小马达”,包括膈肌、肋间肌等。通过专门的呼吸肌训练,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比如使用呼吸训练器,它就像一个“阻力装置”,患者通过训练器呼吸,增加呼吸肌的负荷,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就像健身时举哑铃增加肌肉力量一样,呼吸肌训练能让呼吸变得更加轻松有力。
(二)呼吸训练:掌握呼吸“技巧”
除了增强呼吸肌力量,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也至关重要。慢阻肺患者由于气流受限,常常采用浅而快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效率低,还容易加重呼吸困难。通过呼吸训练,患者可以学会更有效的呼吸方法。
1.缩唇呼吸:就像吹口哨一样,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呈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一般为2-3倍。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呼气阻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有助于排出肺部残留的二氧化碳,改善通气功能。
2.腹式呼吸:患者平躺在床上或放松地坐着,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感觉空气像气球一样充满腹部;呼气时,腹部下陷,尽量将气体呼出。通过练习腹式呼吸,能调动膈肌参与呼吸,增加呼吸深度,提高呼吸效率。
(三)营养支持:为呼吸“加油”
营养支持在呼吸康复中同样不可或缺。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费力,身体消耗的能量比正常人多,再加上食欲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会导致呼吸肌力量减弱,免疫力下降,加重病情。因此,合理的饮食对于改善呼吸功能至关重要。
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这些食物就像身体的“建筑材料”,有助于修复和增强呼吸肌。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此外,还要注意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可选择一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坚果等,为呼吸“加油”。
(四)心理干预:给心灵“松松绑”
长期患病,生活质量下降,慢阻肺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心理干预也是呼吸康复的重要一环。
医护人员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烦恼和担忧,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参加康复小组活动,与其他病友交流经验,互相支持,缓解心理压力。此外,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也能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情绪,给心灵“松松绑”。
三、康复成果:唱响生活“新旋律”
通过系统的呼吸康复训练,慢阻肺病友的呼吸功能会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将大幅提高。原本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患者,现在可以轻松地散步、爬楼梯;咳嗽、咳痰的症状减轻,呼吸变得更加顺畅。更令人欣喜的是,许多患者重新找回了唱歌的乐趣。
有一位慢阻肺病友,患病前是社区合唱团的成员,患病后不得不告别心爱的舞台。在接受呼吸康复训练后,他的呼吸功能逐渐恢复,又重新站在了合唱团的队伍中。当熟悉的歌声再次响起,他激动地说:“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这就是呼吸康复的魅力,它不仅让患者重获“底气”,更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唱响属于自己的生活“新旋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呼吸康复训练,慢阻肺病友依然可以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唱歌等曾经遥不可及的愿望。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受慢阻肺困扰,不妨尝试呼吸康复训练,相信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一定能重获“底气”,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杨婧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