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肌炎护理秘籍来啦,助心脏远离“炎”魔!

2025-04-23 15:1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8244

一、心肌炎——心脏的“隐形威胁”

心肌炎犹如一位隐匿在暗处的“不速之客”,悄无声息地对心脏发起攻击。它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发,当病毒侵入心肌细胞,身体的免疫系统随即启动“防御战”,然而这场战争却可能导致心肌受损、发炎。患者初期可能只是感觉轻微的乏力、心悸、胸闷,这些症状极易被忽视,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但随着病情发展,心脏功能可能逐渐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甚至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极大冲击。了解心肌炎并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如同为心脏铸就一道坚固的盾牌,助其远离“炎”魔的侵害。

二、急性期护理——“稳”字当先

1.绝对卧床休息:在心肌炎急性期,心脏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此时让身体充分休息是重中之重。患者务必严格卧床,避免任何体力活动,包括起身、行走、用力排便等,尽可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想象一下,发炎的心肌就像一台受损的发动机,如果还让它超负荷运转,只会加速损坏。卧床休息能为心脏争取时间自我修复,一般轻度患者需卧床2-3周,重症患者可能要长达3个月甚至更久,直到症状明显好转、心脏功能恢复稳定,这个过程虽然枯燥,但却是心脏康复的关键一步。

2.密切观察病情:此阶段,家人或医护人员要时刻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同守护灯塔的卫士,不放过一丝“危险信号”。重点关注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可使用家用电子血压计、心率监测设备定期测量并记录。若发现患者心率过快(持续高于100次/分钟)、过慢(低于60次/分钟),心律不齐,如早搏频繁出现,或者呼吸困难加重、面色苍白、尿量减少等情况,可能预示病情恶化,需立即呼叫急救,为后续救治抢得先机。

3.保证营养供给:即便卧床,身体也需要充足的能量对抗病魔,饮食方面要精心安排。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羹、鱼肉泥、蔬菜泥、水果汁等,既能减轻胃肠负担,又能为身体修复提供原料。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胃肠不适。对于食欲不佳的患者,可少食多餐,每天分5-6次进食,保证营养摄入稳定,为心脏“加油”,助力其度过急性期难关。

三、缓解期护理——循序渐进“动”起来

1.适度活动锻炼:当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进入缓解期,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起初,从简单的床上翻身、四肢活动做起,如握拳、抬腿,每次活动几分钟,每天进行数次,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随着体力恢复,慢慢过渡到床边坐起、站立、短距离行走,行走距离从几米逐渐增加到几十米,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这个过程要缓慢推进,就像教婴儿学步,让心脏逐渐适应运动强度,增强心肌功能,为回归正常生活做准备。

2.心理调适关怀:患病期间,患者难免会因身体不适、对疾病的担忧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负面心理会影响心脏康复。家人要给予充分关怀,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分散其对疾病的注意力。患者自身也可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每天花15-20分钟练习,让身心进入平静状态,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为心脏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恢复。

3.定期复查跟进:缓解期定期复查至关重要,如同航海中的指南针,为康复之路指明方向。一般每1-2周需回医院复查一次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指标,医生通过这些数据了解心脏炎症消退情况、心肌功能恢复进度,据此调整治疗与护理方案。若发现心肌酶仍居高不下、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可及时加强治疗措施,确保病情持续好转,不出现反复。

四、康复期护理——巩固防线

1.生活习惯养成:康复期要将健康生活习惯融入日常,为心脏长久健康筑牢根基。作息规律,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让心脏在夜间充分休息,修复受损组织。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都会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远离它们可减少心脏再次受损风险。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工作一段时间要适当休息,防止心肌疲劳,让心脏在稳定的节奏中持续运行。

2.饮食均衡调理:饮食依然是关键一环,注重营养均衡。主食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如糙米、燕麦的摄入,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稳定血糖,减轻心脏负担;蛋白质来源多样化,瘦肉、鱼类、豆类、奶制品合理搭配,每天适量摄取,为心脏提供修复与维持功能所需营养;蔬菜、水果每餐必备,保证维生素、矿物质与抗氧化物质充足供应,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预防心肌再次发炎。例如,早餐吃燕麦粥、牛奶、水煮蛋,午餐有清蒸鱼、炒时蔬、糙米饭,晚餐搭配豆腐汤、红薯、清炒绿叶菜,全方位滋养心脏。

3.预防感染复发:由于心肌炎常由病毒感染诱发,预防感染复发是康复期的重要任务。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电影院,必要时佩戴口罩,减少病毒接触机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降低感染风险。另外,根据医生建议,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增强身体免疫力,为心脏打造安全“防护圈”,远离“炎”魔侵扰。

五、运动康复——量身定制“强心剂”

1.运动评估定制:康复期适当运动有助于心脏功能进一步提升,但必须依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运动方案。患者需先到医院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包括运动心肺试验、心脏超声等检查,医生综合评估后,给出适合的运动强度、类型与时间建议。一般来说,病情较轻、恢复较好的患者,可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病情较重者,初期以低强度运动为主,如慢走、太极拳、八段锦,确保运动安全且有效,让心脏在锻炼中变强,而非受损。

2.运动过程监护:运动时,尤其是刚开始恢复运动阶段,要特别留意身体反应。可佩戴运动手环监测心率,运动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80%,如一位40岁患者,运动心率宜控制在112-128次/分钟。若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片刻后症状未缓解,及时就医。每次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与放松,如运动前快走5分钟,运动后拉伸肌肉10分钟,减少运动损伤,让心脏平稳适应运动节奏,开启康复“加速度”。

六、总结

心肌炎护理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细心的持久战,从急性期的绝对卧床、密切观察,到缓解期的适度活动、心理关怀,再到康复期的习惯养成、预防感染,以及贯穿全程的科学饮食与运动康复,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如同为心脏编织了一张严密防护网。患者及家人只要严格遵循这些护理秘籍,用心呵护心脏,就能助其战胜“炎”魔,恢复往日活力,畅享健康美好生活。希望每一位心肌炎患者都能牢记要点,踏上安心康复之路。

(常静 安阳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四病区 主管护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