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胸外科护理如何提升患者呼吸功能恢复

2023-04-20 14: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有效的呼吸功能恢复策略不仅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和呼吸衰竭,还能加速患者从手术创伤中恢复,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以下是一系列旨在提升心胸外科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措施。

一、术前准备:奠定良好基础

1. 呼吸功能评估: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呼吸功能评估,包括肺功能测试、血气分析等,以了解患者的基线呼吸状态,为术后护理制定个性化计划提供依据。

2. 术前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教授深呼吸、咳嗽和排痰技巧,以及如何使用呼吸训练器,如激励式肺活量计(IPV),鼓励患者术前开始练习,以适应术后需求。

3. 戒烟与营养支持:术前至少4周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顺应性。同时,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增强体质,促进术后恢复。

二、术后早期干预:促进肺功能恢复

1.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因素。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如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以及局部麻醉药浸润或神经阻滞,确保患者能够有效深呼吸和咳嗽,减少因疼痛导致的呼吸受限。

2. 体位管理:术后保持半卧位(30°~45°),有助于增加胸腔容积,改善呼吸功能,同时减少伤口张力,促进愈合。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肺部并发症。

3.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如腿部运动、上肢伸展,随后逐步过渡到床边站立、行走,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肺活量。

4. 呼吸道管理: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音,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道分泌物。使用振动排痰机、拍背或胸部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呼吸训练与物理治疗:加速恢复进程

1. 深呼吸练习: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特别是腹式呼吸,以增加肺泡通气量,促进肺部膨胀,减少肺不张的风险。

2. 激励式肺活量计使用:利用激励式肺活量计进行呼吸训练,通过设定目标值,鼓励患者逐渐增加每次呼吸的通气量,提高肺活量。

3. 胸部物理治疗:包括胸部叩击、振动、体位引流等,有助于松动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4. 呼吸肌锻炼:随着恢复进展,可引入呼吸肌锻炼,如膈肌呼吸、肋间肌锻炼,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四、营养与心理支持:全面促进康复

1. 营养支持:术后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和体力恢复。必要时,通过鼻胃管或静脉营养补充,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2. 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常因疼痛、活动受限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放松训练、冥想等活动,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增强康复信心。

五、出院指导与随访:延续护理服务

1. 出院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继续呼吸训练、合理饮食、避免烟雾暴露等,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2. 定期随访:通过电话、视频或门诊随访,监测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如呼吸困难、咳嗽加重等。

3. 康复计划调整:根据随访结果,适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患者在家也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综上所述,心胸外科护理中,通过术前准备、术后早期干预、呼吸训练与物理治疗、营养与心理支持以及出院指导与随访,可以显著提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需要医护团队的紧密合作,以及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共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郑晓娜 郑州市中心医院 心胸外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