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胸外科护理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作用

2024-05-22 20:4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胸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脏手术和胸部手术,由于手术部位接近呼吸系统,加之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活动受限等因素,患者常面临较高的肺部并发症风险,如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衰竭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成本,还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心胸外科护理在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将详细探讨心胸外科护理如何有效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

一、术前准备与风险评估

1. 肺功能评估: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测定、血气分析等,以评估患者的基线肺功能,为术后护理提供基础数据。

2. 呼吸训练: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等呼吸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肺通气效率,为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打下基础。

3. 戒烟与营养支持:术前至少戒烟4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顺应性。同时,提供营养支持,确保患者有充足的能量储备,有助于术后恢复。

二、术后监护与疼痛管理

1. 密切监护: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异常。

2. 疼痛管理: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因疼痛导致的呼吸受限和活动障碍,有助于患者早期活动和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症。

三、呼吸道管理与物理治疗

1. 呼吸道清理: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音,使用吸痰装置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分泌物积聚导致的肺部感染。

2. 深呼吸与咳嗽: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促进肺膨胀,减少肺不张的风险。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可采用振动排痰机或胸部物理治疗辅助排痰。

3. 体位引流:对于分泌物较多的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引流,帮助分泌物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四、早期活动与康复

1. 床上活动: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腿部伸缩、上肢抬高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同时有助于呼吸肌的锻炼。

2. 逐步下床:随着病情稳定,逐步引导患者下床活动,从站立、短距离行走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五、营养与饮食管理

1. 营养支持:术后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确保患者有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体力恢复。

2. 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六、心理支持与情绪管理

1. 心理评估与干预:术后患者常因疼痛、活动受限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放松训练、冥想等活动,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2. 家属参与: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共同面对康复挑战,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七、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

1. 手卫生:医护人员和家属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环境清洁:保持病房清洁、通风,定期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3.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综上所述,心胸外科护理在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术前准备、术后监护、呼吸道管理、早期活动与康复、营养管理、心理支持以及感染控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细心观察和人文关怀不可或缺,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力量。

(郑晓娜 郑州市中心医院 心胸外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