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走出心衰阴影,生活也能精彩纷呈

2023-07-12 09: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处,为各器官输送氧气和养分。当心脏功能出现问题,无法有效完成这一任务时,就会出现“心功能衰竭”,简称“心衰”。很多人一听“心衰”这个词,可能会感到害怕和绝望,觉得生命受限、未来黯淡。然而真相是,只要科学治疗和合理管理,完全可以走出心衰的阴影,重新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一、什么是心衰?

心衰,就是心脏功能不足,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的血液和氧气需求。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脏疾病最后共同的“终末状态”。常见引起心衰的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等。

心衰的主要症状包括:

气短、呼吸困难,尤其活动后明显,严重时安静时也难以呼吸。

疲劳、乏力,全身无力,精神不振。

浮肿,主要发生在脚踝、腿部,严重时腹部也会肿胀。

夜间咳嗽、憋气,有时需要垫高枕头才能睡好。

心慌、心跳不规则。

这些症状让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二、为什么会得心衰?

心衰的发生是多种疾病长期影响心脏功能的结果。主要原因包括:

冠心病: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受损,影响心脏泵血能力。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肥厚变硬,最终泵血衰竭。

心瓣膜病:瓣膜关闭不严或狭窄导致心脏负荷异常。

心肌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

其他:比如心律失常、感染性心脏病、糖尿病等也会加重心脏负担。

三、心衰患者为什么不必绝望?

心衰虽然严重,但它不是“不可治愈”的绝症。现代医学通过药物、器械和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大幅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

1. 药物治疗

现代心衰药物非常多样,包括:

利尿剂: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浮肿和呼吸困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还能保护心肌。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

醛固酮拮抗剂:减少水钠潴留,保护心脏。

新型药物:如肉毒碱、沙库巴曲等,增强治疗效果。

合理用药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减少症状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2. 生活方式管理

药物之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心衰治疗关键:

控制饮食:限制盐分摄入,减少水肿发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保持适当体重。

适度运动:经过医生评估,进行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有助增强心肺功能。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心脏都有损害,戒除是必须。

定期复诊:及时监测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良好心态:乐观积极有助康复,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3. 医疗器械和手术

部分心衰患者需要使用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等器械治疗;严重者可能考虑心脏移植。

四、如何预防心衰?

预防胜于治疗,尤其是对于心衰这样严重影响生活的疾病。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定期测量血压、血糖,按医嘱服药。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

合理膳食,多吃蔬果,低盐低脂。

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

管理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心衰发病风险。

五、心衰患者如何走出阴影,活出精彩?

心衰确实会给生活带来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就必须降低。许多心衰患者通过科学治疗和积极生活,依然可以享受家庭、工作和兴趣爱好,甚至实现自我价值。

1.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首先,要接受并正视心衰这个疾病,但是不让它成为生活的全部。保持乐观心态,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2. 科学管理,好好“当家”

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坚持吃药。学会测量体重、监测症状,出现明显变化及时就医。远离诱发因素,不乱用补品和偏方。

3. 合理运动,增强体质

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和耐力,减少症状。根据医生指导,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4. 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少盐少油少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适当补充优质蛋白。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体重稳定。

5. 拓展生活兴趣,丰富精神世界

参加文娱活动、社会公益或兴趣小组,保持社交活动。让生活更有意义,更具乐趣。

结语

心衰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需要科学管理和积极面对的慢性疾病。通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配合健康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心衰患者都能走出阴影,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只要心中有阳光,生活就能精彩纷呈!

(段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