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烧不退伴抽搐?中医退热有“凉”方!

2023-05-24 14:0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高烧不退伴抽搐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让患者痛苦不堪,也让家人心急如焚。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中医退热有着独特的“凉”方,能够帮助患者迅速缓解症状,恢复健康。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医对于高烧不退伴抽搐的认识、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一、高烧不退伴抽搐的中医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高烧不退伴抽搐通常被视为“热极生风”的表现。热邪侵袭人体,若不能及时散发,就会郁积于内,化为热毒。当热毒炽盛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扰动肝风,引发抽搐。这种抽搐往往突然发作,四肢强直或痉挛,甚至伴有意识障碍。

中医认为,高烧不退伴抽搐的根本原因在于热邪过盛,治疗的关键在于清热泻火、平肝熄风。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使热邪得以散发,肝风得以平息,从而达到退热止痉的目的。

二、中医退热“凉”方
经典方剂推荐
安宫牛黄丸:这是中医退热的经典名方之一,适用于高烧不退、神志昏迷、惊厥抽搐等症状。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能够迅速缓解热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的危重症状;紫雪丹:此药适用于高热神昏、手足抽搐、唇焦舌干等症状。紫雪丹具有清热开窍、熄风止痉的作用,对于热极生风引起的抽搐有显著疗效;至宝丹:至宝丹同样适用于痰热内闭、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等症状。它具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迅速缓解高热伴抽搐的症状。

中药汤剂治疗

羚角钩藤汤:这是治疗热极生风证的经典方剂。方中羚羊角清热凉肝、熄灭内风;钩藤清热平息肝风;霜桑叶、菊花清热平肝;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增液;白芍滋阴养血;川贝母、淡竹茹化痰清热;茯神平肝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之功;白虎汤:适用于高热伴口渴、多汗、脉洪大等症状。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组成,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它能够迅速降低体温,缓解热邪对人体的损伤。

外治法辅助

针灸疗法:针灸是治疗高烧不退伴抽搐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大椎、曲池、合谷等,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促进热邪的散发。同时,针灸还能够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抽搐症状;刮痧疗法:刮痧具有活血透痧、祛风散寒的作用。在高烧不退伴抽搐的情况下,通过刮痧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热邪的散发和抽搐的缓解;拔罐疗法:拔罐能够利用负压作用,将体内的热邪和毒素排出体外。在高烧不退伴抽搐时,通过拔罐可以迅速降低体温,缓解抽搐症状。

三、中医退热的注意事项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高烧不退伴抽搐强调辨证施治。不同的患者由于体质、病情等因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及时就医:高烧不退伴抽搐是一种危重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按时服药、接受针灸等治疗措施,并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预防复发:高烧不退伴抽搐的复发与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病情好转后,患者需要注意增强体质、改善生活习惯,以预防病情的复发。

四、预防高烧不退伴抽搐的措施
①增强体质:通过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②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感冒。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更要注意保暖措施。③饮食调理: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④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⑤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者,更应重视体检工作。

(郭海红 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 副主任中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