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脂血症:沉默的“血管杀手”与健康保卫战

2023-03-21 13:0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体检报告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旁出现向上的箭头时,一场无声的健康危机可能已悄然逼近。高脂血症,这个看似陌生的医学名词,实则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幕后推手”。全球每年因高脂血症相关并发症死亡的人数超过1700万,而我国成人高脂血症患病率已突破40%。本文将从发病机制、临床危害、科学诊疗到生活方式干预,带您全面认识这场与“血管健康”的持久战。

一、解码血脂:人体必需的“双刃剑”
血脂是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的总称,它们既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激素、胆汁酸和维生素D的原料。但当血脂水平失衡时,这些“生命燃料”便可能变成“血管毒药”。

1. 胆固醇的“正邪两面”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誉为“坏胆固醇”,负责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运输至外周组织。当其水平过高时,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堪称“血管清道夫”,能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逆向运回肝脏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 甘油三酯的“隐形威胁”
作为人体主要的能量储备形式,甘油三酯水平升高(>1.7mmol/L)不仅与胰腺炎、脂肪肝相关,还会通过促进小而密LDL颗粒形成,加剧动脉硬化进程。

二、高脂血症的“幕后黑手”
高脂血症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因可归纳为四大类:

1. 遗传性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DL受体基因突变导致LDL-C代谢障碍,患者常在青少年期即出现严重动脉粥样硬化。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涉及多个基因变异,表现为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同时升高。

2.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结构:饱和脂肪酸(如动物油脂、棕榈油)和反式脂肪酸(如油炸食品、烘焙糕点)摄入过多会直接升高LDL-C。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导致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甘油三酯清除减少。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会通过胰岛素抵抗促进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3. 继发性因素
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引发脂质代谢紊乱。

药物影响: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升高血脂水平。

4. 年龄与性别
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LDL-C水平显著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随之增加。

三、从“隐形”到“显形”:高脂血症的临床信号
高脂血症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以下表现需警惕:

黄色瘤:眼睑、手肘、膝关节等部位出现黄色或橙色斑块,提示脂质沉积。

早发性角膜环:40岁以下人群角膜边缘出现灰白色环状结构,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关。

头晕、胸闷: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供血不足或心绞痛的表现。

脂肪肝: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回声增强,需排查甘油三酯水平。

四、精准诊疗:从血脂检测到风险分层
高脂血症的诊断需结合血脂水平与心血管风险评估:

1. 血脂检测“金标准”
空腹12小时:检测前3天避免高脂饮食,停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

核心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HDL-C。

新型指标: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可进一步评估残余心血管风险。

2. 心血管风险分层
低危:无高血压、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且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5%。

高危:糖尿病患者LDL-C>2.6mmol/L,或10年ASCVD风险≥10%。

极高危:已确诊冠心病、脑梗死,或LDL-C≥4.9mmol/L。

五、特殊人群的降脂策略
1. 老年人:需兼顾降脂疗效与安全性,建议LDL-C目标值<2.6mmol/L,避免过度降脂导致肌少症。

2. 儿童青少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需在8岁启动他汀治疗,目标LDL-C<3.4mmol/L。

3. 孕妇:妊娠期高脂血症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仅在TG>5.6mmol/L时考虑使用贝特类。

六、预防:构筑血脂健康的“三道防线”
1. 一级预防:针对健康人群,通过健康体检(20岁以上每5年1次,40岁以上每年1次)早期发现血脂异常。

2. 二级预防:对已确诊高脂血症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控制LDL-C<1.8mmol/L(极高危人群)。

3. 三级预防:对合并冠心病、脑梗死患者,通过血脂管理减少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

七、结语:与“血管杀手”的持久战
 高脂血症的管理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需要患者、家庭与医疗团队的长期协作。从餐桌上的每一次选择,到运动场上的每一滴汗水,再到遵医嘱的每一粒药片,都是对血管健康的郑重承诺。正如《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5年)》指出:“血脂管理已进入精准防控时代,唯有科学认知、主动干预,方能在这场与‘沉默杀手’的较量中占据先机。”让我们以知识为盾,以行动为矛,共同守护心血管健康的“生命长河”。

(樊赞辉 灵宝市城关镇卫生院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