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和肠道的“叛逆期”,别让肿瘤钻空子

2025-02-14 14: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6248

在我们身体的“内部世界”里,胃和肠道可是两位“劳苦功高”的“大功臣”。它们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可有时候,这两位“大功臣”也会闹闹“小脾气”,进入所谓的“叛逆期”。要是在这个时候疏忽了,肿瘤这个“坏家伙”就可能趁机钻空子,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大麻烦。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胃和肠道的“叛逆期”,以及如何防止肿瘤钻空子。

一、胃和肠道的“小脾气”:这些信号别忽视

胃和肠道开始闹“叛逆”的时候,会发出一些独特的信号。要是我们能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就能尽早发现问题,不让肿瘤有可乘之机。

(一)胃的“委屈倾诉”

1.反复胃痛:胃要是不舒服了,最直接的表现可能就是胃痛。有时候,这种疼痛是隐隐作痛,就像有人在轻轻揪你的胃;有时候又可能是一阵剧痛,让你直不起腰。很多人觉得胃痛忍一忍就过去了,或者吃点胃药缓解一下就行。但要是胃痛反复出现,比如一个月内疼了好几次,那就不能掉以轻心了。这可能是胃在向你“哭诉”,说它遇到麻烦了,比如可能有胃溃疡、胃炎,甚至早期胃癌的风险。

2.胃胀、反酸:吃完饭老是觉得胃胀,肚子鼓鼓的像个气球,或者经常反酸,感觉胃酸都快冲到嗓子眼儿了。这些症状也在提醒你,胃的消化功能可能出问题了。长期的胃胀、反酸,可能是胃动力不足,也可能是胃黏膜受到了损伤。如果不重视,病情进一步发展,肿瘤这个“坏东西”就可能慢慢找上门来。

3.食欲不振:以前看到美食就两眼放光,现在却一点胃口都没有,甚至闻到饭菜的香味都觉得恶心。别以为这只是最近心情不好或者没休息好,这很可能是胃在抗议呢!胃功能出现障碍,会影响我们的食欲。要是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比如连续几周都吃不下东西,那可得赶紧去看看医生,排查一下是不是胃里长了什么不该长的东西。

(二)肠道的“异常举动”

1.大便习惯改变:肠道的“叛逆期”,最明显的就是大便习惯的改变。平时每天都按时排便,突然变成两三天才拉一次,或者一天要跑好几趟厕所。还有的人会发现大便的形状也变了,以前是粗粗的香蕉便,现在变得细细的,像铅笔一样。这些变化都在暗示肠道可能出问题了。有可能是肠道长了息肉,或者更严重的,是肠癌在作祟。

2.便血:发现大便带血,可别简单地以为是痔疮犯了。痔疮出血一般是鲜红色的,在大便表面,或者擦屁股的时候纸上有血。但如果是肠道出血,血的颜色可能会比较暗,甚至和大便混在一起。要是经常出现便血的情况,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因为这可能是肠道肿瘤的一个重要信号。

3.腹痛、腹胀:肠道时不时地疼一下,位置还不固定,有时候是左下腹,有时候是右下腹。或者肚子老是胀胀的,鼓鼓的,感觉里面有气排不出来。这些腹痛、腹胀的症状,可能是肠道在“闹别扭”,比如肠道有炎症、肠梗阻,也可能是肠道肿瘤导致肠道不通畅引起的。

二、为啥胃和肠道会进入“叛逆期”

了解了胃和肠道“叛逆期”的信号,咱还得搞清楚它们为啥会闹“小脾气”,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防止肿瘤钻空子。

(一)饮食惹的祸

1.爱吃高盐食物:很多人都喜欢吃咸菜、咸鱼、腊肉这些高盐食物,觉得特别下饭。但这些食物吃多了,对胃可不好。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就像把胃黏膜这层“保护膜”给破坏了。胃黏膜受伤后,细菌、病毒就容易跑进去,引起炎症。长期反复的炎症刺激,就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2.偏爱油炸、烧烤食物:炸鸡、薯条、烤串,这些食物香气扑鼻,谁能不爱呢?可是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比如多环芳烃、苯并芘。这些物质进入肠道后,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而且油炸、烧烤食物往往比较油腻,不好消化,会加重肠道的负担。时间长了,肠道就容易“闹脾气”,肿瘤也可能趁机滋生。

3.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现在很多人吃的食物都太精细了,精米白面吃得多,蔬菜水果吃得少,结果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膳食纤维就像是肠道的“清洁工”,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要是膳食纤维不够,大便就容易干结,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过长,一些有害物质就会被肠道反复吸收。这不仅会引起便秘,还会增加肠癌的发生几率。

(二)生活习惯的影响

1.长期熬夜:熬夜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晚上不到一两点不睡觉。可这样一来,我们的生物钟就被打乱了。胃和肠道也有自己的“工作节奏”,长期熬夜会影响它们的正常功能。比如,晚上该休息的时候胃还在分泌胃酸,没有食物来中和,胃酸就会刺激胃黏膜。肠道的蠕动也会变得紊乱,影响消化和排便。久而久之,胃和肠道就容易出问题。

2.缺乏运动:每天坐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后又懒得动,不是躺着就是坐着。缺乏运动,肠道的蠕动就会减慢,食物在肠道里消化得也慢,容易造成便秘。而且运动不足还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不能及时发现和清除体内的癌细胞。这样一来,肿瘤就更容易找上门了。

3.压力过大: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的人一生气、一紧张就胃痛、拉肚子,就是这个原因。胃肠功能长期紊乱,也会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三)家族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里有人得过胃癌、肠癌等胃肠道肿瘤,那我们可就得格外小心了。因为肿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里有这样的病史,说明我们可能携带了一些容易患肿瘤的基因。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会得肿瘤,但患病的风险会比其他人高一些。所以,有家族遗传史的人,要更加关注自己胃和肠道的健康,定期去医院做检查。

三、对抗胃和肠道“叛逆期”,防止肿瘤钻空子

知道了胃和肠道“叛逆期”的信号和原因,接下来就要想办法对抗它们,让肿瘤无机可乘。

(一)调整饮食结构

1.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胃和肠道都有好处。比如,西兰花、胡萝卜、苹果、香蕉这些常见的蔬菜水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增强胃和肠道的抵抗力。每天至少要吃够五种蔬菜水果,保证身体能摄入足够的营养。

2.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尽量少吃油炸、烧烤食物,多采用清蒸、水煮、炖这些健康的烹饪方式。这样既能保留食物的营养,又能减少致癌物质的产生。比如,清蒸鱼就比炸鱼更健康,炖排骨也比烤排骨对肠道更好。

3.控制盐和油的摄入:做饭的时候,要少放盐和油,清淡饮食才是王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油的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可以用一些天然的调味料,比如葱姜蒜、柠檬汁来增加食物的风味,减少对盐和油的依赖。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规律作息:尽量保持每天早睡早起,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让胃和肠道也能按照正常的生物钟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充足的睡眠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帮助我们抵抗肿瘤的侵袭。

2.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比如举哑铃、做俯卧撑。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的消化功能,还能释放压力,让我们的身心都更加健康。

3.学会减压: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和朋友聊天这些方式来缓解压力。也可以尝试一些冥想、瑜伽等放松身心的活动,让自己的神经放松下来,减少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三)定期体检筛查

对于胃肠道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关键。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史、年龄超过40岁、长期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人群,更要定期去医院做检查。

1.胃镜检查:胃镜能直接观察胃内的情况,看看有没有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2-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如果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高危因素,检查的频率要更高一些。

2.肠镜检查:肠镜可以检查肠道内的情况,发现肠道息肉、肠癌等问题。一般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5-10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有肠道疾病家族史、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要及时去做肠镜检查。

胃和肠道的“叛逆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及时发现它们发出的信号,了解“叛逆”的原因,然后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出改变,定期进行体检筛查,就能有效地防止肿瘤钻空子。让我们好好呵护胃和肠道这两位“大功臣”,让它们在我们身体里继续健康快乐地工作,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朱广灿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普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