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的心脏跳动不规律,容易引发中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房颤患者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还需要掌握日常自我监测与护理的技巧,以更好地管理病情。以下是房颤患者日常自我监测与护理的全指南。
一、日常自我监测
(一)心率监测
房颤患者需定期监测心率,了解心脏跳动情况。建议使用电子心率监测仪或手环等设备,方便实时监测。正常心率应维持在每分钟60-100次。如果心率异常,如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记录并就医。
(二)脉搏监测
脉搏监测是自我检测房颤的重要方法。患者可以在安静状态下,用食指和中指轻轻触摸手腕部的桡动脉或脖子侧面的颈动脉,感受脉搏的强度和节律。正常情况下,脉搏跳动规律、强度一致;如果脉搏跳动不规律、时快时慢,可能是房颤的迹象。
(三)症状观察
房颤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患者应留意这些症状的变化,如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应及时就医。
二、日常护理要点
(一)药物管理
房颤患者需按医嘱服用相关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患者需记录服药时间和剂量,以便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特别是抗凝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以预防血栓形成。
(二)饮食调整
房颤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同时,戒烟限酒,以降低房颤的诱发因素。
(三)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房颤患者的心肺功能。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过程中需注意心率变化,避免过度劳累。
(四)心理调适
房颤患者可能因病情影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五)规律作息
房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减轻心脏负担。
三、定期随访与检查
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维持健康,因此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时进行门诊复查,以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进展情况。如有必要,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对药物的种类或剂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总结
房颤患者通过日常自我监测与护理,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需要积极了解房颤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监测方法,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同时,家属也应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范宏宏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