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病领域,门脉高压症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它如同隐藏在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致命的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门脉高压症主要由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引起,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面对这一挑战,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先进的介入技术,为肝病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生命线”,显著降低了门脉高压症的风险和并发症。
一、门脉高压症的挑战与TIPS技术的兴起
门脉高压症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管结构的重塑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在门脉高压状态下,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受阻,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压力持续升高。这不仅加剧了肝脏的损害,还容易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这些曲张的静脉破裂,就会导致大出血,死亡率极高。
传统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手术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如药物疗效有限、内镜治疗易复发、外科手术创伤大等。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TIPS技术的出现,为门脉高压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TIPS是一种通过经皮穿刺颈静脉,利用导管、导丝等介入器械,在肝内建立一条从门静脉到肝静脉的分流通道,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手术方法。这项技术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能够显著改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症状,降低出血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二、TIPS技术的操作原理与步骤
TIPS手术的操作过程复杂而精细,需要高度专业的技能和经验。手术通常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引导下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等,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同时,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耗材。
穿刺颈静脉:在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右侧颈静脉,建立血管通路。
导管导丝引导:通过导管和导丝的引导,将介入器械送达肝内门静脉系统。
建立分流通道:在影像学引导下,使用球囊扩张导管对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的通道进行扩张,然后使用金属支架进行支撑,形成稳定的分流通道。
评估分流效果:通过DSA或CT复查,评估分流通道的建立情况,确保门静脉压力得到显著降低。
术后监测与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抗凝治疗,防止分流通道血栓形成。
三、TIPS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TIPS技术以其微创、高效的特点,在门脉高压症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它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出血风险,还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然而,TIPS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术后分流通道血栓形成、肝功能恶化、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术后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护理。
四、TIPS技术的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介入材料的创新,TIPS技术在门脉高压症的治疗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TIPS技术可能会结合更先进的影像学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以及新型介入材料,进一步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同时,跨学科合作和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将为TIPS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五、结语
TIPS技术作为肝病患者的“生命线”,为门脉高压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以其微创、高效的特点,显著降低了门脉高压症的风险和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TIPS技术将在肝病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技术的美好未来!
(闫艺博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介入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