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腹痛总在饭后发作?当心“肠系膜淋巴结炎”作祟

2023-10-11 09: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腹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原因多种多样,从消化不良到肠道感染,都可能引发腹痛。然而,当儿童腹痛总在饭后发作,且伴有其他特定症状时,家长应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作祟。本文将详细介绍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肠系膜淋巴结炎概述

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为Brunnera淋巴组织增生症或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和炎症,通常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肠系膜淋巴结位于小肠系膜内,是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过滤和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当这些淋巴结受到感染或刺激时,就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腹痛等症状。

二、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腹痛:疼痛通常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钝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常在饭后加重,因为进食后肠道蠕动增加,可能刺激炎症部位,加重疼痛。

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低热或中等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9℃。发热可能是机体对感染的正常反应,也可能是淋巴结炎本身引起的全身症状。

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肠道蠕动异常、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腹部体征:查体时,医生可能发现患儿腹部柔软,无明显压痛或反跳痛,但脐周或右下腹可能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腹部B超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可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其大小、形态和血流信号有助于判断病情。此外,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也有助于评估感染情况。

鉴别诊断方面,肠系膜淋巴结炎需与急性阑尾炎、肠套叠、急性胃肠炎等疾病相鉴别。这些疾病虽然也可能引起腹痛,但疼痛性质、部位、伴随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有所不同。

四、治疗与护理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由于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的使用需谨慎,避免滥用。

对症治疗: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腹痛、发热等症状。对于呕吐、腹泻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止吐、止泻治疗。

支持治疗:保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护理方面,家长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安慰,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复诊。

五、预防与健康教育

预防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关键在于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免疫力。家长应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也是预防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措施。

健康教育方面,家长应了解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和处理患儿的腹痛症状,避免过度焦虑和恐惧。同时,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结语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常见的腹痛原因之一,其症状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家长应提高警惕,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治疗与护理,以及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在面对儿童腹痛问题时,家长应保持冷静,科学应对,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安书强 项城市官会镇卫生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