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大脑突然“断片”?老年痴呆的早期预警信号

2025-05-08 09:4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生活的舞台上,大脑一直是我们最得力的“幕后导演”,精心安排着记忆、思考和行动的每一场“演出”。可当老年痴呆悄悄来袭,这位“导演”就像突然按下了“暂停键”,时不时让大脑“断片”。从忘东忘西到迷路走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状况,很可能是老年痴呆发出的早期预警信号。神经内科医生带你识破这些“危险信号”,为大脑健康保驾护航!

一、认识老年痴呆:大脑里的“隐形破坏者”

老年痴呆,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就像大脑里的“隐形破坏者”,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神经细胞。正常情况下,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负责传递信息、存储记忆。但患上老年痴呆后,大脑中会出现异常的蛋白质沉积,形成“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这些“捣乱分子”会破坏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导致神经细胞逐渐死亡。

随着病情发展,大脑会慢慢萎缩,尤其是与记忆、认知密切相关的区域,如海马体。这就好比大脑的“记忆仓库”和“思考中心”被逐渐摧毁,患者的记忆力、认知力、语言能力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目前老年痴呆还没有根治的方法,所以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

二、这些“断片”时刻,可能是危险信号!

(一)记忆“消失术”:忘性大到离谱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就是记忆力减退,而且是“选择性遗忘”。前脚刚放的钥匙,后脚就忘了放在哪;刚吃过的饭,转眼就不记得吃了什么;甚至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刚得到答案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遗忘不是普通的“年纪大了记性差”,而是对近期发生事情的记忆严重受损。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记忆错乱”,把过去和现在的事情混在一起,虚构出不存在的记忆。比如,坚称自己刚刚去超市买了东西,但实际上根本没出门。这种记忆“消失术”是老年痴呆最典型的早期信号之一,就像大脑的“记忆系统”出现了严重故障。

(二)语言“卡壳”:说话越来越费劲

与他人交流时,患者会逐渐出现语言障碍。想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说话变得磕磕巴巴;或者词不达意,说出的话让别人一头雾水。有时候,他们会反复使用同一个词,来代替想不起来的词汇。

更严重的是,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逐渐丧失语言理解能力,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也无法正常回应。曾经能言善辩的人,慢慢变得沉默寡言,这都是大脑语言中枢受到影响的表现,仿佛语言这座“桥梁”正在慢慢崩塌。

(三)方向感“失灵”:熟悉的路也会迷路

在熟悉的街道上突然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开车时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甚至在小区里都会迷失方向。这是因为老年痴呆影响了大脑的空间认知能力,患者无法准确判断方位和路线。

有的患者出门散步,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怎么回家。这种方向感“失灵”不仅给患者带来危险,也让家人提心吊胆,生怕一不留神就发生意外。

(四)判断力“下线”:做出奇怪的决定

老年痴呆患者的判断力会明显下降,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行为。比如,大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出门;把贵重物品随意送人;在购物时算不清账,花高价买不值钱的东西。

他们对事物的风险评估能力也会变差,无法判断事情的对错和后果。这种判断力“下线”的情况,就像大脑的“决策中心”出现了混乱,导致行为失去了正常的逻辑。

(五)情绪“失控”:变得冷漠或暴躁

患者的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常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一点小事就可能大发雷霆;或者变得冷漠、淡漠,对曾经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一点兴趣,对家人也缺乏关心。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整天忧心忡忡,坐立不安。这些情绪变化并不是他们故意为之,而是大脑中调节情绪的区域受到了疾病的影响,就像情绪的“遥控器”突然失灵了。

(六)生活能力“降级”:简单事情做不好

原本熟练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做饭等,变得越来越困难。患者可能会把衣服穿反,分不清左右;刷牙时忘记挤牙膏,或者反复刷牙;做饭时经常忘记关火,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甚至会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的全面照顾。这种生活能力的“降级”,是老年痴呆逐渐侵蚀大脑功能的明显表现。

三、为什么大脑会“断片”?这些因素是“帮凶”

(一)年龄因素: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

年龄是老年痴呆最大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会自然衰老,神经细胞的功能逐渐下降。65岁以上人群,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风险就会增加一倍。这就像一台使用多年的机器,零件会逐渐磨损,出现故障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二)遗传因素:天生的“风险标签”

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老年痴呆,那么自身患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大脑更容易出现蛋白质异常沉积,这些遗传因素就像给大脑贴上了“风险标签”。不过,遗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它只是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

(三)不良生活习惯:悄悄“挖坑”的凶手

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老年痴呆的“帮凶”。吸烟会损害血管,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酗酒会伤害神经细胞;缺乏运动导致大脑得不到足够的刺激;高糖、高脂、高盐饮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间接影响大脑健康。这些习惯就像在大脑健康的道路上悄悄“挖坑”,让老年痴呆有机可乘。

(四)慢性疾病:雪上加霜的“敌人”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会对大脑血管造成损害,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这些疾病就像在大脑里埋下了“定时炸弹”,加速神经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让老年痴呆更容易找上门。

四、发现信号怎么办?及时“止损”很关键

(一)立即就医:找专业医生“诊断故障”

一旦发现老人出现上述可疑症状,不要犹豫,立即前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认知功能测试、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血液检查等,全面评估大脑的健康状况,判断是否患有老年痴呆,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药物治疗:延缓病情的“缓兵之计”

目前虽然没有治愈老年痴呆的方法,但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它能提高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水平,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还有NMDA受体拮抗剂,能调节神经信号传递,减轻症状。这些药物就像给大脑的“故障系统”打了一些“补丁”,尽量维持其正常运转。

(三)生活干预:给大脑“加油充电”

1. 健康饮食:遵循“地中海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坚果,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这种饮食方式富含抗氧化物质和健康脂肪,有助于保护大脑。

2.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也可以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运动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细胞生长,就像给大脑“加油充电”。

3. 脑力活动:经常下棋、阅读、学习新技能,参加社交活动,能刺激大脑,保持大脑活跃。这些活动就像给大脑做“体操”,延缓大脑衰老。

结语

老年痴呆的早期预警信号就像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只有及时发现、科学干预,才能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守护老人的大脑健康。别让大脑的“断片”变成生活的“遗憾”,从现在开始,关注这些信号,为家人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杜迎春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