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家庭必读!消化道肿瘤早期“自查指南”,大便异常、体重下降别硬扛

2025-01-15 09: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而忽视了身体的细微变化。然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有时却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预警信号,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迹象。消化道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等,如果能在早期被发现并治疗,往往预后较好。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查知识,对于家庭成员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消化道肿瘤早期的自查指南,特别是大便异常和体重下降这两个关键信号,提醒大家切勿硬扛,及时就医。

一、大便异常:不可忽视的肠道“信使”

大便作为消化系统排出废物的主要形式,其性状、颜色、频率等变化往往能反映出肠道乃至整个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以下几种大便异常现象,应引起高度警惕:

血便: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出现在粪便中,可能是肠道炎症、息肉或肿瘤的信号。特别是当血液与粪便混合,而非附着于表面时,更应警惕结直肠癌的可能性。

黑便:黑色或柏油样的大便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相关。

便秘与腹泻交替:长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可能意味着肠道功能异常,如肠道炎症性疾病或早期肿瘤。

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变扁或有凹槽,可能是肠道内存在肿块挤压所致,应警惕结直肠癌。

大便习惯改变:突然出现的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也可能是肠道疾病的早期信号。

二、体重下降:无声的消耗性疾病信号

体重不明原因的持续下降,尤其是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可能是身体内部存在问题的表现。对于消化道肿瘤而言,体重下降往往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肿瘤消耗:肿瘤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导致患者体重下降。

食欲不振:消化道肿瘤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不振,摄入的营养不足,进一步加剧体重下降。

消化吸收障碍:肿瘤可能影响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不良,从而引起体重下降。

慢性炎症:部分消化道肿瘤与慢性炎症相关,长期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体重下降。

三、自查行动指南

记录大便日记:养成观察并记录自己大便习惯的习惯,包括颜色、形状、频率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定期称重:每周至少称重一次,记录体重变化,对于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留意其他症状:除了大便异常和体重下降外,还应留意是否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贫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消化道肿瘤相关。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少消化道肿瘤的风险因素。

定期体检: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消化道肿瘤筛查,如胃镜、肠镜检查等。

四、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一旦发现上述自查指南中的任何异常症状,尤其是大便异常和体重下降,切勿抱有侥幸心理硬扛,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大便潜血试验、影像学检查乃至内窥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

五、结语

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提醒,关注彼此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老年人或有家族史的人群。通过自查行动指南的实施,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管理消化道肿瘤,守护家庭的健康与幸福。记住,面对身体的任何异常信号,及时就医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

(李凯 信阳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