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血液净化室里,机器的嗡鸣声此起彼伏,这里正在上演一场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走到血液净化这一步,就像是开启了一场特殊的“闯关游戏”,而血糖这个“调皮鬼”,总在关键时刻出来“捣乱”!从透析前的准备到治疗中的挑战,再到透析后的调养,每一步都暗藏玄机。今天就跟着血液净化室的医护人员,看看如何在这场旅程中“制服”血糖,顺利通关!
一、糖尿病肾病与血液净化:一场不得不面对的“相遇”
糖尿病就像身体里的“隐形破坏王”,悄咪咪地伤害着各个器官,肾脏更是它的“重点攻击对象”。当糖尿病发展到肾病阶段,肾脏这个身体的“污水处理厂”逐渐罢工,无法正常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这时候,血液净化就成了患者延续生命的“救命稻草”。
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等多种方式,它们就像给身体请来了“外援清洁工”。以血液透析为例,患者的血液通过管路引出体外,流经透析器,在这里,废物和多余水分被过滤出去,干净的血液再流回体内。整个过程听起来简单,但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每一次治疗都是一场“硬仗”,而血糖就是这场战斗中最大的“绊脚石”。
二、血糖“捣乱”现场:血液净化路上的“拦路虎”
(一)透析前:血糖不稳埋下“定时炸弹”
透析前的血糖管理至关重要,可偏偏很多患者容易掉链子。有些患者觉得反正要透析了,饮食上就“放飞自我”,胡吃海塞导致血糖飙升;还有些患者担心透析时血糖会低,故意多吃点,结果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失控。
血糖过高会让血液变得黏稠,增加透析时血栓形成的风险,就像水管里的水流太稠容易堵塞一样。而且高血糖还会加重肾脏负担,让原本就脆弱的肾脏“雪上加霜”。相反,低血糖同样危险,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昏迷,直接影响透析的顺利进行。
(二)透析中:血糖波动引发“连锁反应”
透析过程中,血糖就像个不安分的“调皮鬼”,随时可能捣乱。一方面,透析液中的葡萄糖成分会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如果患者本身血糖就高,再吸收透析液中的葡萄糖,血糖会进一步升高;另一方面,透析时患者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也会导致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高血糖会导致口渴、多尿,加重患者的脱水症状;低血糖则会让患者浑身无力、意识模糊,增加跌倒等意外风险。更糟糕的是,频繁的血糖波动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三)透析后:血糖失控导致“前功尽弃”
好不容易完成一次透析,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有些患者透析后觉得身体轻松了,就忘记了控制血糖,结果血糖再次升高,毒素又开始在体内堆积,之前的透析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些患者透析后食欲大增,管不住嘴,吃了大量高热量食物,血糖直线上升,肾脏负担也跟着加重。
长期透析后血糖控制不佳,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手脚麻木疼痛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缩短寿命,让患者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陷入被动。
三、血液净化室的“控糖秘籍”:见招拆招保平安
(一)透析前:打好血糖“预防针”
1.严格饮食管理: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把饮食当作“控糖武器”。遵循“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原则,主食选择粗粮,如燕麦、糙米,它们消化吸收慢,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多吃蔬菜,像菠菜、西兰花,富含膳食纤维,还能增加饱腹感;少吃高糖、高脂肪食物,蛋糕、油炸食品统统“拉黑”。透析前一天,尤其要避免暴饮暴食,让血糖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规律监测血糖:每天定时测量血糖,就像给身体做“每日体检”。可以选择空腹、餐后2小时等关键时间点测量,记录数据并反馈给医生。通过血糖监测,医生能及时调整降糖方案,确保透析前血糖达标。有些患者觉得测血糖麻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血糖失控,透析时吃尽苦头,这可太不划算了!
3.合理调整药物:透析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物。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停用一些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改用其他剂型或治疗方式。比如,原来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可能需要换成胰岛素注射。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不能擅自停药或换药,否则血糖分分钟“造反”。
(二)透析中:紧盯血糖“不放松”
1.实时监测血糖:在血液净化室,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为患者测量血糖,就像给血糖装上“监控摄像头”。一旦发现血糖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如果血糖过高,可能会调整透析液的成分,或者给予降糖药物;如果血糖过低,会及时补充葡萄糖,让血糖回到安全范围。
2.调整透析方案: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医生会考虑调整透析方案。比如,从普通血液透析改为血液滤过,这种方式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或者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减少血糖波动带来的风险。医护人员就像“战术指挥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3.心理疏导很重要:透析过程漫长而枯燥,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也会影响血糖。血液净化室的护士们会化身“心理导师”,和患者聊天,缓解他们的压力。心情放松了,血糖也会更“听话”。曾经有位患者一进透析室就紧张,血糖跟着升高,护士耐心开导后,他的情绪稳定下来,血糖也平稳了许多。
(三)透析后:守住血糖“胜利果实”
1.饮食继续“严控”:透析后不能放松饮食管理,反而要更加谨慎。透析会带走身体中的部分营养物质,患者需要适当补充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肉,但也不能过量,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同时,依然要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防止血糖和血压升高。有些患者透析后胃口变好,看到美食就忍不住,结果血糖飙升,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记住,美食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2.规律运动不能少: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透析后患者可以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运动能帮助降低血糖,增强身体抵抗力,就像给身体装上“动力引擎”。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建议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这时血糖相对较高,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3.定期复查“不偷懒”:透析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糖、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让医生及时了解身体状况。通过复查,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长期稳定。有些患者觉得复查麻烦,能拖就拖,结果病情恶化才后悔莫及。定期复查就像给身体做“全面检修”,及时发现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
四、日常控糖小贴士:从细节守护健康
1.随身携带“救命粮”: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出时,一定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含糖食品,以防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时,及时吃点含糖食物,能迅速缓解症状。就像给身体“紧急充电”,避免危险情况出现。
2.选择合适的鞋子: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患者容易受伤却不自知。所以要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每天检查双脚,看看是否有破损、水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医,防止足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3.保持良好作息: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影响血糖调节。患者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作息就像给身体“充电”,让血糖更加稳定。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净化之旅充满挑战,但只要掌握科学的控糖方法,就能让血糖乖乖听话,顺利“通关”。从透析前的准备到透析后的调养,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记住,和血糖的这场“战斗”,坚持就是胜利!有了血液净化室医护人员的专业守护,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战胜疾病,拥抱健康生活!
(左路静 新郑华信民生医院 血液净化室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