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作为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人工方式帮助肾脏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然而,透析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遭遇低血压这一常见并发症,表现为突然头晕、乏力、出冷汗,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意识丧失。低血压不仅影响透析效果,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了解低血压的急救措施与预防措施,对于透析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一、透析中低血压的急救措施
当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暂停透析:一旦发现患者血压急剧下降,应立即停止透析,以减少体外循环对血液的压力。
体位调整:将患者置于头低脚高的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缓解低血压症状。
快速补液:通过静脉通道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以迅速补充血容量,提升血压。
氧气吸入: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减轻头晕等症状。
密切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状态,确保病情稳定。
紧急药物: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以迅速提升血压。
寻求专业帮助:若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二、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关键在于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并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优化透析方案:根据患者的体重、血容量、心功能等情况,调整透析时间、透析液流量、超滤速度等参数,以减少透析对血容量的影响。
充分预热:透析前确保透析液温度适宜,避免过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引发低血压。
合理饮食:透析患者应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透析前过度饥饿或饱食,以减少血糖波动对血压的影响。同时,限制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适量运动:在透析间期,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改善心功能,增强血管弹性。
避免体位突然改变:透析患者应尽量避免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以免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跌倒。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体重、电解质等指标,以及心功能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的潜在风险。
心理调适:透析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加重低血压症状。因此,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预防低血压同样重要。
药物调整:对于存在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调整降压药物、利尿剂等的使用,以避免药物性低血压的发生。
三、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透析患者应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了解低血压的相关知识,掌握急救技能,以提高应对低血压的能力。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鼓励患者记录透析前后的体重、血压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同时,加强患者家属的教育,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结语
透析中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通过合理的急救措施与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和危害程度。透析患者应充分了解低血压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与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共同维护透析治疗的安全与有效。让我们携手努力,为透析患者打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透析环境。
(魏幸 新蔡县人民医院 血液透析室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