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与饮食控制

2023-05-22 08:2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患者人数已超5亿。若管理不当,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与饮食控制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核心。本文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管理及心理调节等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面指导。

一、饮食控制:科学搭配,稳定血糖

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合理的膳食结构可显著降低血糖波动,减少药物依赖。

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5%-60%,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荞麦)、杂豆类(红豆、绿豆)及薯类(红薯、山药)。避免精制米面(白米饭、白面包)和含糖饮料。

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占总热量的15%-20%,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鱼虾、鸡胸肉、豆腐、低脂牛奶。红肉(猪肉、牛肉)每日不超过100克。

脂肪:占总热量的25%-30%,减少饱和脂肪(动物油、肥肉)和反式脂肪(油炸食品、糕点)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橄榄油、鱼油、坚果)比例。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每日3餐+2-3次加餐,避免血糖骤升骤降。加餐可选择低糖水果(苹果、草莓、柚子)或无糖酸奶。

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生重),蔬菜摄入量每日500克以上,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

低盐低糖,清淡饮食:

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酱油、鸡精等高盐调料。

严格限制添加糖(白糖、红糖、蜂蜜)摄入,警惕“无糖”食品中的隐形糖(如无糖饼干含淀粉)。

膳食纤维与水分补充:

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25-30克,可通过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获取。

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以白开水或淡茶为主,避免含糖饮料。

二、运动管理:规律锻炼,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可降低血糖2-3 mmol/L,长期坚持可减少药物剂量。

运动类型选择: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每次30-60分钟,强度以微微出汗、可对话为宜。

抗阻运动:如哑铃、弹力带、深蹲,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太极,每周2-3次,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运动损伤。

运动注意事项:

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监测血糖(<5.6 mmol/L时需补充碳水化合物)。

运动中随身携带糖果或含糖饮料,若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并进食。

运动后检查双脚有无水泡、擦伤,避免感染。

三、血糖监测:精准记录,及时调整

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可及时发现血糖波动。

监测频率:

病情稳定者:每周监测3-4次,涵盖空腹、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

病情不稳定者:每日监测4-7次,包括餐前、餐后及夜间血糖。

使用胰岛素者:需根据血糖调整剂量,建议每日监测。

监测目标:

空腹血糖:4.4-7.0 mmol/L

非空腹血糖:<10.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老年人可放宽至<7.5%)

记录与分析:

使用血糖监测本或手机APP记录血糖值、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定期分析血糖波动规律,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四、药物管理:遵医嘱用药,避免误区

药物治疗需与饮食、运动结合,不可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

常用药物分类:

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磺脲类(促进胰岛素分泌)、DPP-4抑制剂(延缓糖吸收)。

胰岛素: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需根据血糖调整剂量。

用药注意事项:

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可使用分药盒或设置闹钟提醒。

注射胰岛素时需轮换注射部位,避免皮下脂肪增生。

若出现低血糖(血糖<3.9 mmol/L),立即口服15克葡萄糖或含糖食物,15分钟后复测血糖。

五、心理调节: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长期焦虑、抑郁可导致血糖升高,心理调节至关重要。

压力管理技巧:

深呼吸:每日3次,每次5分钟,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冥想与正念练习:通过专注呼吸或身体感受,减少杂念,缓解焦虑。

兴趣培养:如绘画、园艺、阅读,转移注意力,提升生活幸福感。

社交支持:

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分享感受,避免孤独感加重心理负担。

参加糖尿病互助小组,获取疾病管理经验,增强治疗信心。

六、日常护理:细节管理,预防并发症

足部护理:

每日检查双脚有无破溃、红肿、鸡眼,洗脚前用手背试水温(<37℃),避免烫伤。

选择宽松、柔软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洗澡后涂抹润肤露。

皮肤瘙痒时避免用力抓挠,防止感染。

戒烟限酒:

吸烟可加速血管病变,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需彻底戒烟。

酒精可引发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应限酒(男性每日<25克,女性<15克),避免空腹饮酒。

七、案例分享:科学管理的成功经验

案例1:55岁的张先生通过“饮食+运动+监测”综合管理,血糖从空腹9.2 mmol/L降至6.1 mmol/L。他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餐后快走30分钟,并坚持每周记录血糖值。

案例2:60岁的李女士因足部溃疡住院,出院后严格遵医嘱护理双脚,每日换药、穿宽松鞋袜,血糖控制稳定后溃疡未再复发。

八、结语:长期坚持,健康生活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与饮食控制需贯穿“饮食、运动、监测、药物、心理”五大核心,患者需以科学态度对待疾病,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记住:糖尿病是可控可防的慢性病,通过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绝大多数患者可实现血糖达标,享受高质量生活!

(薛蕊 原阳县中心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