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消化科医生揭秘早筛“黄金法则”

2025-02-16 12: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胃癌,这一隐匿而凶猛的健康杀手,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长期以来在全球癌症排行榜上占据不容忽视的位置。尽管医疗科技日新月异,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却仍待提高,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步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和预后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消化科医生作为抗击胃癌的前线战士,深知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他们揭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胃癌早诊率的“黄金法则”,为公众的健康护航。

一、胃癌的现状与挑战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这往往与饮食习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尽管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善,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其在某些地区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这主要归因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一旦确诊往往已是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

二、早筛“黄金法则”揭秘

了解高危因素:消化科医生强调,了解胃癌的高危因素是早期筛查的第一步。家族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吸烟饮酒、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等,均被视为胃癌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这些风险因素的人群,应更加重视胃癌的早期筛查。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作为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是早期筛查的关键。通过呼气试验、血液检测或粪便抗原测试等方法,可以简便快捷地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进行根除治疗,以降低胃癌风险。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早期发现胃癌的最有效手段。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40岁、有胃癌家族史、长期胃部不适或消化道症状持续存在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胃镜不仅能直观观察胃黏膜的变化,还能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从而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癌变。

血清标志物检测:虽然血清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在胃癌诊断中的特异性不高,但作为辅助手段,它们的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已有胃癌病史的患者,定期检测这些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对于有明确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可以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筛查建议。通过检测特定的基因突变,可以识别出胃癌的高风险个体,从而采取更为积极的预防措施。

三、提升公众意识与参与度

尽管早筛“黄金法则”为胃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参与度同样至关重要。消化科医生呼吁,公众应加强对胃癌的认识,了解早期筛查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应主动寻求专业医疗建议,积极参与筛查。同时,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应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便捷的筛查服务,降低筛查门槛,让更多人受益于早期筛查的益处。

四、科技助力,未来可期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液体活检等新兴技术正逐步应用于胃癌的早期筛查中。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那些因身体条件或心理顾虑难以接受传统胃镜检查的人群提供了新的选择。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

五、结语

胃癌的早筛早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消化科医生作为这场战役中的先锋,通过揭示早筛“黄金法则”,为公众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然而,这场战役的胜利,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等。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降低胃癌死亡率、守护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赵晓蕊 郑州四六0医院 消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