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突然发出“空空”的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得像捏住嗓子的唐老鸭,甚至呼吸时出现高调的“嘶嘶”声,许多家长会误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或“上火”。然而,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可能是急性喉炎的典型表现。
一、喉炎VS普通“嗓子发炎”:差异远不止表面
1、发病部位:喉部与咽部的“位置之争”
急性喉炎:病变集中在喉部(声门区),是喉黏膜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喉部位于气管顶端,如同气道的“守门员”,一旦肿胀会直接阻塞呼吸。
普通嗓子发炎:多指咽炎或扁桃体炎,病变在咽部或扁桃体,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但不会显著影响呼吸。
2、症状差异:从咳嗽声到危险信号
咳嗽特点:
喉炎:犬吠样咳嗽(类似小狗叫),声音短促、刺耳,夜间加重。
普通炎症:干咳或咳痰,声音较“实”。
声音改变:
喉炎:声音嘶哑明显,严重者几乎失声,哭闹时发不出声音。
普通炎症:轻微嘶哑或无声音改变。
呼吸表现:
喉炎:吸气性喉鸣(类似哨音)、三凹征(胸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凹陷)。
普通炎症:无呼吸困难表现。
3、危险程度:窒息风险的天壤之别
急性喉炎:喉部黏膜肿胀可能迅速阻塞气道,导致喉梗阻,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呼吸衰竭。
普通嗓子发炎: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可能伴随中耳炎等并发症。
二、急性喉炎的典型症状:四大“警报信号”详解
1、声音嘶哑:从“鸭公嗓”到“失声”的演变
初期:发声时音质低沉、粗糙,如同“鸭公嗓”,孩子可能抱怨“说话累”。
进展期:声嘶加重,甚至完全失声,哭闹时仅能发出气声,提示声带严重水肿。
2、犬吠样咳嗽:夜间加重的“空空”声
咳嗽声短促、刺耳,类似小狗叫的“空空”声,与普通咳嗽的“咳咳”声截然不同。
夜间咳嗽可能加重,因平躺时喉部黏膜下垂,加重气道阻塞。
3、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鸣与三凹征
喉鸣:呼吸时喉部发出高调的“嘶嘶”声,类似风吹过狭窄管道的声音,提示气道严重狭窄。
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出现明显凹陷,是喉梗阻的典型体征。
4、全身症状:发热与缺氧的“连锁反应”
发热:多数患儿伴发热(体温38℃-39℃),热峰可能持续2-3天,与病毒感染或细菌继发感染有关。
缺氧表现:烦躁不安、拒食、出汗,严重时面色发绀(青紫色)、指甲床发白,提示血氧饱和度下降。
三、哪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1、喉梗阻:从轻度到重度的“危险分级”
一度喉梗阻:活动后出现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安静时缓解。
二度喉梗阻:安静时即有喉鸣及呼吸困难,心率>120次/分,可能伴随烦躁。
三度喉梗阻:除二度症状外,伴明显缺氧表现(如面色发绀、出汗),心率>140次/分。
四度喉梗阻:意识模糊或昏迷,呼吸音几乎消失,心音微弱,濒临窒息。
2、缺氧表现:面色发绀的“红色警报”
观察孩子口唇、指甲床颜色,若出现青紫色,提示严重缺氧,需立即吸氧或就医。
3、精神神经症状:烦躁到昏迷的“危险信号”
孩子从烦躁不安逐渐转为嗜睡、惊厥或昏迷,提示脑部缺氧,需紧急处理。
4、吞咽困难:拒食流涎的“隐匿危机”
喉部肿胀可能导致吞咽疼痛,孩子拒食、流涎,若持续超过6小时,需警惕脱水风险。
四、护理和预防急性喉炎的关键
1、急性期护理:争分夺秒缓解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孩子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减少平躺时间,避免喉部黏膜下垂加重阻塞。避免孩子哭闹,减少耗氧量,可用玩具或绘本分散注意力。
雾化治疗:家庭急救的“核心武器”
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雾化,减轻喉部水肿,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雾化后拍背促排痰:手呈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背部,帮助分泌物排出。
补充水分与营养:
少量多次喂温水,保持喉部湿润,避免酸性果汁刺激喉部。若拒食,可尝试温凉流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补液。
2、康复期护理:避免复发的“细节管理”
饮食调理:
避免辛辣、过硬食物,选择软食和温凉流食,减少喉部刺激。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增强免疫力,促进黏膜修复。
用嗓保护:
避免大喊大叫,减少长时间说话,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需注意发声训练。可用温盐水漱口,缓解咽部不适。
3、预防策略:从源头阻断感染
增强体质:1岁以上儿童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D合成。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锌(如贝壳类海鲜)和维生素A(如胡萝卜)。
手卫生:教孩子正确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家长外出归来也需清洁双手后再接触孩子。
急性喉炎虽来势汹汹,但只要家长掌握科学知识,就能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愿每一位小天使都能远离疾病困扰,在阳光下自由奔跑、欢笑。当您听到孩子清脆的童声再次响起时,那便是世间最美的旋律。
(金鑫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区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