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突然“手抖”是帕金森吗?震颤的五大病因全解析

2024-04-15 19:5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突然“手抖”的经历,这种不自主的、节律性或非节律性的肌肉收缩现象,医学上称为震颤。当这种震颤发生在手部时,往往会让人联想到帕金森病,但实际上,震颤并非帕金森病的专属症状,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病因。本文将深入解析导致震颤的五大主要原因,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这一现象。

一、帕金森病:震颤的经典形象

提到震颤,帕金森病无疑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病因之一。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症状,通常始于一侧上肢远端,表现为规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运动,类似“搓丸样”动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震颤,且震颤也并非帕金森病的唯一或首要症状。

二、特发性震颤:最常见的良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也称为原发性震颤,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良性震颤类型,约占总震颤病例的60%-70%。与帕金森病不同,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即在维持某种姿势或进行动作时震颤明显,而在休息时震颤减轻或消失。特发性震颤通常始于上肢,可累及头部、下肢或声音,但一般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关。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系统的“震颤信号”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疾病。甲亢患者常出现手抖、心慌、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手抖在甲亢中表现为细微震颤,尤其在进行精细动作时更为明显。甲亢引起的震颤通常伴随其他典型的甲亢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即可确诊。

四、小脑病变:协调与平衡的“指挥官”失灵

小脑是负责协调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小脑病变,如小脑萎缩、小脑梗塞或小脑出血等,可导致意向性震颤,即在接近目标物体时震颤加剧。这种震颤通常伴有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构音障碍等症状。小脑病变引起的震颤往往提示神经系统存在较严重的损伤,需要及时就医。

五、药物源性震颤: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及一些心血管药物,可引起震颤作为副作用。这类震颤通常在用药后出现,程度轻重不一,停药或调整剂量后震颤可减轻或消失。药物源性震颤的识别和处理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更换或停药带来的风险。

六、震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震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结合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及电生理检查等手段,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最终确定震颤的具体类型。

七、震颤的治疗与管理

震颤的治疗取决于其病因。对于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药物治疗是首选,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及多巴胺类药物等。对于甲亢引起的震颤,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甲亢症状。小脑病变引起的震颤可能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辅以康复训练。药物源性震颤则需调整药物方案或改用其他药物。

八、结语

突然“手抖”虽常见,但背后病因多样。正确认识震颤的不同类型及其病因,有助于及时就医、准确诊断、有效治疗。面对震颤,我们无需过度恐慌,但也不应掉以轻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就医咨询,是维护神经系统健康、预防震颤性疾病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自己的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苏坡坡 周口市中医院 脑病二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