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震颤麻痹(帕金森病):老年手抖背后的真相

2025-01-19 18:4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初可能较为轻微,随着时间推移,抖动愈发明显,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这种看似普通的手抖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 震颤麻痹,也就是我们更为熟知的帕金森病。它如同隐匿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悄然侵蚀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诸多困扰。那么,帕金森病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为何会导致老年手抖呢?让我们一同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一、症状表现:不止于手抖的复杂病症​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便是震颤,通常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如手指像在 “搓丸子” 般的震颤,安静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随着病情进展,震颤会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但手抖并非帕金森病的唯一症状,它还会引发肌肉强直。患者会感觉肢体僵硬,活动时如同转动生锈的机器,阻力明显,面部肌肉强直则导致表情减少,呈现出 “面具脸”,给人表情淡漠、难以亲近的错觉。​

运动迟缓也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患者日常动作变得缓慢,穿衣、系鞋带、扣纽扣等简单动作都变得极为吃力,耗时较常人大大增加。行走时,步伐变小、变慢,起步困难,一旦迈开步子又难以停下,呈现出慌张步态,仿佛在追赶着什么。写字时,字体也会越写越小,医学上称之为 “小写症”。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平衡障碍,容易摔倒,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人身安全。除了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还伴有许多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患者常常对气味变得不敏感,甚至难以分辨一些常见气味;睡眠障碍也较为普遍,表现为失眠、多梦、易惊醒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便秘、尿频、多汗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舒适度。​

二、发病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织​

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它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约 10% 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已发现多个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如 α - 突触核蛋白基因、Parkin 基因等。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蛋白质异常聚集,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其逐渐受损死亡。然而,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性,环境因素在他们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毒素,如杀虫剂、除草剂、重金属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例如,生活在农村地区且长期从事农业劳动、频繁接触杀虫剂的人群,患帕金森病的几率相对较高。此外,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帕金森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逐渐增加,这可能与神经细胞的老化和功能衰退有关。​

三、诊断方法:综合评估明确病症​

由于帕金森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与其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有相似之处,因此准确诊断需要医生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详细的病史询问是诊断的第一步,医生会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进展情况、是否有家族病史等信息。例如,若患者手抖症状逐渐加重,且伴有运动迟缓、肌肉强直等表现,同时家族中也有类似病症患者,那么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体格检查时,医生会重点检查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肌肉张力、反射等。通过让患者做一些简单动作,如握拳、伸指、起身行走等,观察其动作是否协调、流畅,有无震颤、迟缓等异常表现。此外,神经系统专科检查还会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姿势反射等。实验室检查方面,目前尚无特异性的血液或脑脊液指标可确诊帕金森病,但一些检查可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脑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脑部结构,排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其他脑部病变。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功能影像学检查,能够检测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状态,若发现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减少,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支持价值。​

四、治疗手段:多管齐下缓解病痛​

目前,帕金森病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左旋多巴制剂是治疗帕金森病的 “金标准” 药物,它能够补充大脑中缺乏的多巴胺,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然而,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对左旋多巴的疗效可能逐渐减退,且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异动症(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等。此时,可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它能够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发挥类似多巴胺的作用,与左旋多巴制剂协同增效,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及不良反应。此外,单胺氧化酶 B 抑制剂、儿茶酚 - 氧位 -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等药物也可用于辅助治疗,通过不同机制延长多巴胺在大脑中的作用时间,改善症状。​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式,通过在大脑特定部位植入电极,发放电刺激,调节神经环路的异常活动,从而缓解帕金森病症状。DBS 具有微创、可调节等优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康复治疗也至关重要。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手段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缓解非运动症状。例如,物理治疗中的运动训练可增强患者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言语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语言表达和吞咽功能。同时,心理治疗也不容忽视,帕金森病患者常因疾病困扰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五、生活管理与展望:携手应对,共迎希望​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而言,良好的生活管理对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也至关重要,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预防便秘;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但要注意避免在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前后 1 小时内进食高蛋白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此外,患者要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改善肌肉功能和平衡能力。同时,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也不可或缺,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和关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目前,众多科研团队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基因治疗有望通过修复或调节相关基因突变,从根本上治疗帕金森病;细胞治疗则尝试利用干细胞等细胞技术,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大脑的正常功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前沿技术能够取得突破,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让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重享健康美好的生活。

 

(王书峰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神经重症监护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