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纠正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为孩子口腔健康筑牢“防护墙”

2024-03-28 12:0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口腔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咀嚼、发音等基本功能,还对孩子的面部美观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而儿童时期一些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却如同隐藏的“小恶魔”,悄悄威胁着孩子的口腔健康。作为口腔科的主治医师,我想和各位家长聊一聊如何认识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为孩子的口腔健康筑牢“防护墙”。

一、常见口腔不良习惯及危害

1.吮指习惯

很多家长都见过孩子吮吸手指的场景,这在婴幼儿时期是比较常见的行为,一般在2-3岁前,吮指行为多为生理需求,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孩子3岁后仍频繁吮指,就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当孩子吮指时,手指会对牙齿和牙龈施加力量,长期如此,会导致牙齿排列不齐。比如,上前牙向前突出,形成“龅牙”,而下前牙则可能向后倾斜,同时上下牙之间还可能出现间隙,影响咬合关系。不仅如此,长期吮指还可能使孩子的上颌骨发育受到影响,出现上颌骨前突,下颌骨后缩,从而影响面部的正常发育,使面型变得不协调。想象一下,原本可爱的小脸蛋因为吮指习惯导致面型改变,这对孩子未来的外貌和自信心可能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咬唇习惯

咬唇习惯分为咬上唇和咬下唇。有些孩子在紧张、焦虑或者无聊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咬唇。如果经常咬下唇,会导致上前牙向外倾斜,下前牙向内倾斜,出现牙列拥挤的情况。而且由于上下牙的受力不均,还会造成开合,也就是上下牙不能正常咬合,影响咀嚼功能。而咬上唇则可能导致下颌前突,形成“地包天”的面型,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对孩子的口腔功能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面型而感到自卑,影响社交和性格发展。

3.吐舌习惯

吐舌习惯可能是由于孩子模仿他人,或者在换牙期牙齿不适等原因引起的。当孩子养成吐舌习惯后,舌头会经常伸到上下牙之间,阻碍牙齿的正常萌出和排列。这会导致上下前牙不能正常咬合,出现开合畸形,严重影响孩子的咀嚼和发音功能。比如,孩子在发一些需要牙齿咬合的音时,可能就会不准确,进而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且长期的吐舌习惯还可能使面部肌肉不协调,影响面部美观。

4.口呼吸习惯

有些孩子由于鼻腔堵塞,如患有鼻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或者单纯因为习惯问题,会不自觉地用口呼吸。正常情况下,我们通过鼻腔呼吸,空气经过鼻腔的过滤、湿润和加温后进入呼吸道。而口呼吸时,空气直接从口腔进入,没有经过鼻腔的预处理,会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容易引发口腔疾病。同时,长期口呼吸会影响面部骨骼的发育,使上颌骨变长,腭盖高拱,牙齿排列不齐,嘴唇肥厚且不能自然闭合,形成所谓的“腺样体面容”。这种面容一旦形成,即使后期纠正了口呼吸习惯,面部的改变也很难完全恢复,对孩子的外貌影响较大。

二、如何发现孩子的口腔不良习惯

1.日常观察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孩子的行为细节。比如,在孩子玩耍、看电视、睡觉等时候,观察孩子是否经常将手指放入口中吮吸,是否频繁咬唇,有没有不自觉地吐舌,以及呼吸方式是用鼻还是用口。如果发现孩子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出现这些行为,就需要引起重视。

2.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带孩子到口腔科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建议孩子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应该到医院进行首次口腔检查,之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口腔科医生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通过检查孩子的牙齿排列、咬合情况以及面部发育等,及时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习惯,并给予家长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三、纠正口腔不良习惯的方法

1.针对吮指习惯

当发现孩子有吮指习惯后,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找出孩子吮指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孩子感到紧张、焦虑或者无聊,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通过做游戏、阅读绘本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的手和大脑忙碌起来,减少吮指行为的发生。另外,家长可以尝试在孩子手指上涂抹一些有苦味但无害的东西,如黄连水、苦瓜汁等,当孩子吮指时会尝到不好的味道,从而逐渐减少吮指行为。但要注意涂抹的量不要过多,以免孩子误食过多引起不适。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耐心沟通,告诉孩子吮指的危害,让孩子从心理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配合纠正习惯。

2.针对咬唇习惯

同样,家长要先了解孩子咬唇的诱因。如果是因为情绪问题,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比如多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情况,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当发现孩子咬唇时,家长可以轻轻提醒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替代品,如安抚奶嘴(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者口香糖(对于年龄稍大且没有换牙的孩子),让孩子在想要咬唇的时候,用这些替代品来满足口腔的需求。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鼓励孩子纠正习惯,比如当孩子一天没有咬唇,就给予一个小贴纸,积累一定数量的贴纸可以兑换孩子喜欢的礼物。

3.针对吐舌习惯

对于吐舌习惯,家长可以在发现孩子吐舌时,通过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改正。比如,和孩子玩一些需要闭口的游戏,像吹气球、吹泡泡等,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逐渐养成闭口的习惯。同时,家长可以教孩子正确的吞咽动作,因为有些孩子吐舌是因为不会正确吞咽,当孩子掌握了正确的吞咽方法后,吐舌行为可能会有所改善。另外,如果孩子是因为换牙期牙齿不适而吐舌,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牙胶或者磨牙棒,缓解孩子牙齿的不适感。

4.针对口呼吸习惯

如果孩子是因为鼻腔疾病导致的口呼吸,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诊,治疗鼻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恢复鼻腔的正常通气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提醒孩子闭口呼吸,比如让孩子练习用鼻子深呼吸,感受空气从鼻腔进入的感觉。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如让孩子抿住嘴唇,用鼻子吸气,然后缓慢呼气,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多次练习。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睡觉时,尝试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口腔呼吸矫正贴,但要注意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影响孩子的呼吸。

四、家长在纠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榜样示范

孩子很多时候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和成长的,家长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比如,自己不随意咬唇、吐舌等,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孩子看到家长的正确行为,会更容易接受和模仿。

2.耐心引导

纠正孩子的口腔不良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在纠正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反复,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一时没有改正而责备孩子,这样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习惯的纠正。家长要始终保持耐心,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3.积极沟通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家长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了解口腔不良习惯的危害,以及纠正习惯对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在纠正习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

儿童时期是口腔发育的关键阶段,纠正孩子的口腔不良习惯,就如同为孩子的口腔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能够有效预防牙齿排列不齐、面部发育异常等问题,让孩子拥有健康整齐的牙齿和漂亮的面容。家长们要重视起来,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纠正口腔不良习惯,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马明宇 郑州市中心医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