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早期矫治:为孩子牙齿健康“铺就”未来之路

2025-01-20 18: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牙齿健康是家长们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儿童早期矫治,如同为孩子牙齿健康“铺就”的一条光明未来之路,对孩子的口腔发育、面部美观以及身心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认识儿童早期矫治

儿童早期矫治,简单来说,就是在孩子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针对可能出现的牙齿、颌骨及颜面发育异常,利用孩子生长发育的潜力,进行预防、阻断和引导性矫治。这个时期一般是指孩子3-12岁,涵盖了乳牙期、混合牙列期和恒牙早期。

(一)乳牙期(3-5岁)

这个阶段孩子的乳牙已经全部萌出。一些不良习惯,比如长期吮指、咬唇等,可能会影响乳牙的排列和颌骨的发育。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习惯且难以自行纠正,就需要及时干预。例如,吮指可能导致前牙开合,也就是上下门牙不能正常咬合,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还可能影响发音。此时,通过佩戴简单的矫治器,如破除吮指习惯的矫治器,就可以引导孩子改掉不良习惯,预防更严重的错颌畸形。

(二)混合牙列期(6-12岁)

这是孩子牙齿变化最为复杂的时期,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这个阶段容易出现多种问题,比如恒牙萌出顺序异常、乳牙滞留(乳牙到了该脱落的时候却没有脱落,导致恒牙错位萌出)等。例如,上颌恒侧切牙萌出时,可能因为乳牙牙根吸收不完全而不能在正常位置萌出,偏向唇侧或腭侧,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后续牙齿的排列。通过早期矫治,可以帮助恒牙顺利萌出到正常位置,引导颌骨正常发育。

二、为什么要进行儿童早期矫治

(一)促进颌骨正常发育

孩子的颌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牙齿的正常引导。如果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异常,会影响颌骨的生长方向和速度。例如,地包天(反颌),也就是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侧,会限制上颌骨的向前发育,久而久之,上颌骨发育不足,面中部就会凹陷,形成月牙脸,影响面部美观。早期矫治可以纠正这种异常的咬合关系,引导颌骨沿着正常的方向生长,为孩子塑造良好的面部轮廓。

(二)提高咀嚼功能

整齐的牙齿和正常的咬合关系,能使孩子更好地咀嚼食物。咀嚼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还能刺激颌骨的生长。如果牙齿排列紊乱,咀嚼效率就会降低,食物不能充分嚼碎,增加胃肠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早期矫治让牙齿排列整齐,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三)改善发音

牙齿和口腔的结构对发音有着重要影响。一些错颌畸形,如牙齿开合、牙列稀疏等,可能导致孩子发音不准确。比如,“s”“z”等音的发音,需要舌尖与牙齿的配合,如果牙齿排列异常,就容易出现发音错误,被称为口齿不清。通过早期矫治,纠正牙齿的位置,改善口腔结构,有助于孩子清晰准确地发音,避免因发音问题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四)增强自信心

拥有整齐美观的牙齿,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学校后,外貌对他们的心理影响逐渐增大。如果孩子因为牙齿不整齐而被同学嘲笑,可能会变得自卑、内向,影响正常的社交和学习。早期矫治帮助孩子拥有健康整齐的牙齿,让他们在笑容中展现自信,积极地融入集体生活。

三、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儿童早期矫治

(一)牙齿排列不齐

1.牙列拥挤:这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表现为牙齿排列不整齐,相互拥挤。孩子在换牙过程中,如果颌骨发育不足,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恒牙萌出,就容易出现牙列拥挤。比如,有的孩子恒牙已经萌出,但乳牙还未脱落,新萌出的恒牙就只能歪着长,导致牙齿排列错乱。

2.牙列稀疏:与牙列拥挤相反,牙列稀疏是指牙齿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这可能是由于牙齿过小、先天性缺牙或者不良习惯(如长期舔牙)等原因引起的。牙列稀疏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导致食物嵌塞,引发龋齿和牙周疾病。

(二)咬合异常

1.反颌(地包天):前文已经提到,反颌对孩子的面部发育影响较大。除了遗传因素外,一些不良喂养习惯,如奶瓶喂养时奶瓶位置过低,孩子为了吸吮会不自觉地前伸下颌,长期如此也可能导致反颌。一旦发现孩子有反颌迹象,应尽早矫治,一般3-5岁是最佳矫治时期。

2.深覆颌:表现为上前牙覆盖下前牙过多,严重的深覆颌会咬伤下前牙舌侧牙龈,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咀嚼功能。这种情况通常与遗传、不良口腔习惯(如长期咬下唇)等有关。

3.开颌:上下牙齿在咬合时不能接触,存在间隙,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和发音。长期吮指、吐舌等不良习惯是导致开颌的常见原因。

(三)口腔不良习惯

1.吮指:很多孩子在婴儿期都有吮指的习惯,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会自行消失。但如果到了3-4岁还持续吮指,就可能对牙齿和颌骨发育造成影响。除了导致前牙开合外,还可能引起牙弓狭窄、腭盖高拱等问题。

2.咬唇:孩子咬下唇,会使上前牙向唇侧倾斜,下前牙向舌侧倾斜,导致前牙深覆盖;而咬上唇则可能导致反颌。长期咬唇还会使唇肌功能异常,影响面部肌肉的协调发育。

3.吐舌:经常吐舌,会使牙齿受到向外的推力,导致牙齿不能正常排列,出现开颌等问题。有些孩子是因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导致气道不畅,不自觉地用口呼吸,进而养成吐舌习惯。

四、儿童早期矫治的方法

(一)活动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可以由孩子自行摘戴,方便清洁。它适用于乳牙期和替牙期一些简单的错颌畸形矫治,比如纠正吮指习惯、破除舌习惯等。活动矫治器通过在口腔内施加一定的力量,引导牙齿和颌骨的生长。例如,针对吮指习惯的矫治器,会在孩子吮指时给予轻微的刺激,提醒孩子改掉这个习惯。

(二)功能矫治器

功能矫治器主要用于引导颌骨的生长发育,适用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它通过改变口腔和面部肌肉的功能状态,促进或抑制颌骨的生长。比如,对于下颌后缩(小下巴)的孩子,可以佩戴功能性矫治器,刺激下颌骨向前生长,改善面型。功能矫治器一般需要全天佩戴,除了吃饭和刷牙时摘下。

(三)固定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矫治装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牙套。它通过粘结剂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上,不能自行摘戴。固定矫治器能精确地控制牙齿的移动,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错颌畸形矫治。在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对于一些严重的牙列拥挤、咬合异常等情况,固定矫治器能发挥很好的矫治效果。

五、儿童早期矫治的注意事项

(一)定期复诊

在矫治过程中,定期复诊非常重要。医生需要根据孩子牙齿和颌骨的矫治情况,调整矫治器的力度和位置。一般来说,活动矫治器每1-2周复诊一次,固定矫治器每4-6周复诊一次。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带孩子复诊,确保矫治顺利进行。

(二)口腔卫生维护

佩戴矫治器后,口腔清洁难度会增加,食物残渣容易残留。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很容易引发龋齿和牙周炎。因此,孩子要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早晚认真刷牙,饭后使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对于佩戴固定矫治器的孩子,还需要使用牙间隙刷、冲牙器等辅助清洁工具,清洁矫治器周围和牙齿之间的缝隙。

(三)饮食注意

佩戴矫治器期间,饮食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要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比如坚果、口香糖等。过硬的食物可能会损坏矫治器,过黏的食物容易粘在矫治器上,难以清洁。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等,保证孩子营养均衡,促进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儿童早期矫治对于孩子的牙齿健康和整体发育意义重大。家长们要关注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选择合适的矫治时机和方法,为孩子的牙齿健康“铺就”一条平坦的未来之路,让他们绽放自信灿烂的笑容。

(马明宇 郑州市中心医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